跳到主要內容

香港仔巴漢申特區護照被拒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14日 21:35
2012年08月14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現時全港約有10萬名南亞裔香港永久居民,但關注少數族裔的融樂會評估當中成功加入中國籍及取得特區護照者少於一成。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巴基斯坦裔簡浩名(Abdull Ghafar Khan),能操流利廣東話、穿梭中港兩地工作,又會去七一遊行。自覺是百分百港人的他早前兩度到入境處申請特區護照,卻被指無中國血緣親屬而不合資格。簡浩名上周到平機會反映事件,平機會主席林煥光表明將去信入境處,關注少數族裔是否因族裔而被拒申請。


被指無中國親屬 往平機會反映

簡浩名的家族早於1915年來港,在港出生、念書和工作的簡,與一般港人無異。他最記得2003年與50萬人上街遊行反23條,每年六四燭光晚會有他的身影,更曾與友人成立社會關注組織。「我覺得自己情感上超越很多港人,亦感覺不到有人當我是異族!」


持有巴基斯坦護照及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他,回歸時決定留港。「我當香港是我家,當時很多香港人都離開香港,我都無離開!是政府搞分化,當我們是二等公民。」簡表示,近年有意參選立法會,願放棄巴籍,故在4月及5月兩度申請入中國籍取特區護照,但均被入境處人員勸退,稱他沒有中國血緣親屬,根本不可能獲批,硬要他收回文件,並獲發一張申請中國籍所需條件的文件(見表)。


入境處長決定 毋須給予理由

入境處回應稱,根據中國國籍(雜項規定)條例,入境處長於加入中國國籍的申請的決定,任何人均不可提出上訴,處長亦毋須就該決定給予任何理由。發言人指職員不會拒收申請,但會向申請人簡介加入中國籍的條件及考慮因素等。


融樂會總幹事王惠芬指出,在港土生土長的第二及第三代南亞人,愈來愈希望取得特區護照,除了方便留學旅遊,亦涉身分認同,但近年接獲不少被拒或被勸退的申請,理由並不透明。


愈來愈多南亞人盼取護照

在融樂會陪同下,簡浩名上周到平機會反映問題,平機會主席林煥光接受本報查詢時稱,保安局及入境處豁免受《種族歧視條例》規管,但平機會十分關注事件。「部分人士在香港出生、在香港長大,他們想申請中國籍是可以明白的。」


林煥光舉例,在港不少非土生土長的非華裔人士如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不諳廣東話,但同樣獲批入籍,認為少數族裔倘因族裔而被阻撓入籍,將影響其作為港人的身分認同及歸屬感。


明報記者 袁柏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