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東莞LED重鎮 六成廠家倒閉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14日 06:35
2012年08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2009年內地推出4萬億救市,其中「十城萬盞」計劃力谷LED燈行業發展,地方政府更資助高達八成購置生產機器,大大降低入門門檻 ,結果民企一窩蜂入行,形成嚴重產能過剩。碰上歐債危機引致外需市場不振,東莞LED生產重鎮之一的高埗,兩年間逾六成廠家倒閉。內地學者批評當年對LED政策錯誤、急進,而且欠缺前瞻性,造成資源浪費。


在東莞高埗經營中小型LED封裝廠大亮光電公司,正是在那最「瘋狂」時候轉做LED,負責日常營運的劉經理介紹,「當年政府補貼八成,50萬元(人民幣.下同)機器,只需10萬元」。


10多萬人口 高峰逾500廠家

過度補貼以致入門門檻太低,「一把火燒紅了」LED廠業。內地媒體引述東莞科技局指,2008年東莞LED企業僅50間,產值不足30億元(人民幣.下同),而至2011年底,數目大升4倍至150家,產值逾110億元。


事實上開得多,倒閉更多,行內人士指出,很多民營廠家對LED技術認識不深,只借數十萬元,以分期付款買儀器設備,再招十個、二十個民工,就投身LED生產。業界估算,在僅30平方公里、10多萬人口的高埗鎮,高峰時大大小小、包括沒領證做LED封裝及應用廠商逾500間,不過超過六成現已倒閉。


歐美訂單大跌 工廠裁員

劉經理大嘆產能過剩拖累LED產品價格急跌,利潤大幅收窄,「比起2009年、2010年,一個LED白光燈珠賣0.4、0.5元人民幣,現在才一半價錢約0.1至0.2元。」過去逾半生意為外銷,還可靠出口消化過多產能,但受歐債危機拖累,今年訂單數目大跌三成至五成,僅能靠減人工、裁員節省成本,現時員工數目已由年前逾100名,降至僅60人。他眼見不少同行捱不住,要將公司結業、轉行,部分仍看好LED前景亦會放棄生產,轉做中介貿易商。


不良廠商劣貨低價搶生意

2009年同樣「跟着政策走」投身LED的姓汪的內地廠商亦批評,內地只盲目推動投資,但卻沒有制訂適當監管及檢測標準要求,這導致很多廠家以次充好,產品質素無保障。「部分不良廠商,明知產品質素不過關,但純粹以別人稍低價格搶客,只賺一圈就關門。」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師魯政委指出,內地LED市場發展未成熟,事實上九成LED產品均是出口,歐美市場當地則靠節能補貼才大肆採購,金融危機出現,各國削減資助,此類靠補貼來帶動的需求自然減少,「馬後炮來說,這個政策是錯誤的,也反映了政府對製造業規劃欠缺前瞻性」。


明報記者 葉浩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