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教協會長馮偉華因前列腺特定抗原(PSA)指數飈升而退選立法會,惹來大眾對前列腺癌的關注。有醫院為176名PSA指數高的病人檢查,結果四分之一確診癌症。不過,該院發現有前列腺癌病人諱疾忌醫,延誤一年後已無法切除腫瘤根治,只可切睾丸控制病情。
前列腺癌新增個案由1999年597宗,升至2009年的1484宗,同年有306宗死亡個案。聖保祿醫院於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接獲176名懷疑有前列腺癌的病人,平均63.2歲,他們都經過特定抗原(PSA)或肛門指探檢測,PSA值平均為12.8ng/ml,高於4ng/ml即有較高患癌風險。該院為這批病人進行經直腸前列腺超聲波檢查,結果四分之一確診有前列腺癌,其餘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及癌前病變。
當中59歲施先生一年多前尿頻,1個月內由138磅跌至115磅,PSA高達800ng/ml。他因怕刺穿大腸而不接受經直腸前列腺超聲波檢查,只看中醫等,直至去年10月已無法小便,才知患上急性腎衰竭,PSA亦升至1122ng/ml,確診前列腺癌時,腫瘤已擴至盆骨及脊骨。
他已無法藉手術根治,只能透過荷爾蒙阻斷療法紓緩,即切除睾丸。他對延誤醫治感到十分後悔,坦言應「病向淺中醫」。聖保祿醫院泌尿外科醫生羅克強表示,病人延誤求醫一年,無法確定當初即時求診可否徹底切除腫瘤,但起碼可免受一年痛苦。
另外,60歲李先生不煙不酒,亦無尿頻等病徵,但身體檢查發現PSA值升,即再檢測確診前列腺癌,結果透過微創腹腔鏡切除前列腺,其後出現失禁及勃起功能障礙。 羅克強認為,暫無具體數據說明應否定期檢查前列腺,但有病人及早確診可治療,最重要讓市民明白相關風險,在知情下選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