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半年內地資金緊缺,地方政府及國營機構亦難免手緊。「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九成以上客戶為政府或國企的半新股翔宇疏浚(0871),不僅中期業績未能延續去年猛增兩倍的風光,年中應收帳款更因政府拖數,較半年前大增34%,其中超過半年未收回的款項飈升超過4倍至4.6億元(人民幣.下同),手頭現金卻在同期大減四成至僅7256萬元,財務狀况令人擔憂。
未收回4.6億元 增4倍
翔宇疏浚是中國最大的私營疏浚企業,主要為北方城市提供基建、填海及污泥處理服務。中期業績公告顯示,集團於6月底應收帳款及票據較去年年底增加33.8%至9.06億元,其中逾半年未還的數額達到4.6億元,是年初的4.6倍。董事會常任秘書洪濤昨日回應本報查詢時解釋,應收帳款增加,乃因國內信貸緊縮,令各地政府付款能力受壓。其中逾期半年以上的應收帳款猛增3.6億元,是因為去年年底原有的6.7億元應收款項,今年上半年僅收回2.7億元。
洪濤強調,集團客戶主要為財務實力雄厚、信用可靠的大型國企,截至目前,該等客戶從未給公司帶來壞帳,但至於帳款何時有望收回,集團看法則較謹慎。「管理層已經把收款列為今年一大要務,甚至挨家客戶去跑,但有的地方政府連公務員的工資都發不出來」。洪濤表示,年底應收款水平主要關係到中共十八大前後,各地政府財政可否在中央「放水」後得到改善。「總體而言,年底應收帳款仍然高於9億元的幾率比較小。」
盼十八大前後 中央「放水」
此外,儘管集團流動資產一欄顯示現金仍有1.4億元,但其中6500萬元已用於抵押貸款,可以動用的部分只有7256萬元,半年間減少超過四成。同時,應付帳款卻升至年初的2.3倍,總額接近1.9億元,令集團償付能力成疑。不過洪濤昨日強調,翔宇目前現金流並無危機,「一來是應收帳款有望逐步回籠,二來我們今年開工的新項目,基本沒有被拖數的情况。相反,我們去年開工、款項正被拖欠的項目,目前很多已經停工,以便把資金集中在新項目上。」
上半年現金減少,也與公司斥資逾2億元用於收購及買地有關。洪濤補充道,集團與銀行關係良好,「如果需要額外資本開支,下半年再借個3、4億元也不成問題。」今年上半年集團新增銀行借貸2億元,資產負債比率從年初的1.6%上升至11.3%。
明報記者 杜婧
未收回4.6億元 增4倍
翔宇疏浚是中國最大的私營疏浚企業,主要為北方城市提供基建、填海及污泥處理服務。中期業績公告顯示,集團於6月底應收帳款及票據較去年年底增加33.8%至9.06億元,其中逾半年未還的數額達到4.6億元,是年初的4.6倍。董事會常任秘書洪濤昨日回應本報查詢時解釋,應收帳款增加,乃因國內信貸緊縮,令各地政府付款能力受壓。其中逾期半年以上的應收帳款猛增3.6億元,是因為去年年底原有的6.7億元應收款項,今年上半年僅收回2.7億元。
洪濤強調,集團客戶主要為財務實力雄厚、信用可靠的大型國企,截至目前,該等客戶從未給公司帶來壞帳,但至於帳款何時有望收回,集團看法則較謹慎。「管理層已經把收款列為今年一大要務,甚至挨家客戶去跑,但有的地方政府連公務員的工資都發不出來」。洪濤表示,年底應收款水平主要關係到中共十八大前後,各地政府財政可否在中央「放水」後得到改善。「總體而言,年底應收帳款仍然高於9億元的幾率比較小。」
盼十八大前後 中央「放水」
此外,儘管集團流動資產一欄顯示現金仍有1.4億元,但其中6500萬元已用於抵押貸款,可以動用的部分只有7256萬元,半年間減少超過四成。同時,應付帳款卻升至年初的2.3倍,總額接近1.9億元,令集團償付能力成疑。不過洪濤昨日強調,翔宇目前現金流並無危機,「一來是應收帳款有望逐步回籠,二來我們今年開工的新項目,基本沒有被拖數的情况。相反,我們去年開工、款項正被拖欠的項目,目前很多已經停工,以便把資金集中在新項目上。」
上半年現金減少,也與公司斥資逾2億元用於收購及買地有關。洪濤補充道,集團與銀行關係良好,「如果需要額外資本開支,下半年再借個3、4億元也不成問題。」今年上半年集團新增銀行借貸2億元,資產負債比率從年初的1.6%上升至11.3%。
明報記者 杜婧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