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樓價居高不下,即使是樓齡已近30年的牛頭角淘大花園,一個300、400餘方呎的「蝸居」,呎價亦動輒高近8000元,「80後」、「90後」上車難成為近年社會的熱話。新鴻基地產(0016)代理執行董事周國賢認為﹕「買樓永遠是最好的儲錢方法,但千萬不要抱投機心態,想一買(樓)就發達,只會適得其反。年輕人只要有決心儲蓄自己第一筆首期,上車並不難,冇人叫你一開始就買一個1000方呎豪宅單位。」
周亦指出,樓價與整體經濟雖然如一對雙生兒般互相依存,但樓價永遠是跟着經濟走,因此,真正影響民生的是整體經濟走勢。
近年香港社會充斥着怨氣,最受關注的一點是樓價高企,年輕人難圓上車置業夢。對此,周國賢認為,年輕人開始踏進社會工作,就應該盡快為自己今後的人生作出部署,「愈快為自己籌謀、就愈快看得見成果,我都經常向自己一對孖女這樣講。」
「買樓是最好的儲錢和儲存財富的方法,千萬不要抱投機心態。想一買就發達,分分鐘只會適得其反。年輕人要上車,只要有決心和努力儲錢做首期,上車其實不難。要擁有第一間屬於自己嘅物業,冇人叫你一開始就購買一個1000方呎豪宅單位!(我)自己年輕時家庭環境不算富裕,出來社會工作後,已開始為自己籌謀,並深信買樓一定冇錯,結果喺1984年8月以30幾萬元,買了康怡花園最細的一款單位。」
置業後可先當儲錢放租
首次上車的人士,應該如何揀選物業?周認為,先決條件當然是量力而為,其次是不論是揀市區或新界樓、居屋抑或私人樓盤的細單位,最緊要是看相關物業是否容易放租,位處鐵路沿線、坐享集體運輸系統效益的大型屋苑單位,就可以看高一線。
「年輕人置業後然後再將手頭單位放租,在享受一定租金回報之餘,亦是最穩健妥當的儲存財富途徑,他日租約期滿後,既可將單位收回自用,又或者可以搭乘樓價上升的『順風車』,將單位放售再換上面積大一點的單位,提升自己的生活質素。」
歐美經濟堪憂 資金流入樓市
儘管特區政府近年來曾多番出招調控樓價。周國賢直言﹕「樓價走勢永遠是跟着總體經濟表現走的,真正影響社會民生的是整體經濟,而非單純是樓價。」
道家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周認為﹕「環顧經濟,同樣是禍福因素互相依存,歐美經濟前景未明,令全球經濟充滿不穩定因素,正因為環球經濟前景仍存懸念,令市場上好多資金都撤離股票及金融市場,轉而投入『實物』市場,有利房地產。」
「以現時歐美的客觀環境來講,仍舊欠缺加息條件,香港息口在可見的將來,依然會處偏低狀態,對樓市來講屬利好因素。」
明報記者 林可為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