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向機械人偶致敬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16日 21:35
2012年08月16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某年的Basel表展場上,在眾多的腕表品牌中,唯獨Jaquet Droz將主角讓給了一枚機械人偶裝置,叫人印象難忘。事實是品牌在製作機械表以前,正是以研製機械人偶打響名堂,複雜程度甚至比腕表更厲害。今年品牌推出的3枚琺瑯腕表,亦特別向此段品牌歷史致敬。


上鏈玩偶 「演活」3角色

Jaquet Droz當時製作的機械人偶,並非我們在電影中常見的電動機械人,而是更像去年的電影《雨果的巴黎奇幻歷險》(Hugo)中的小朋友主角不斷尋找零件,想要砌成的上鏈機械人。1774年,品牌創辦人Pierre Jaquet-Droz與兒子Henri-Louis,和徒弟Jean Frédéric Leschot合作,先後製成了數個機械玩具人偶,並首次將他們集合在瑞士La Chaux-de-Fonds的製造廠中,以3個角色展示:作家、音樂家與畫家。當時的展覽上,還有一件名為「岩洞(La Grotte)」的大型機械裝置,但已遺失。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對展覽反應熱烈,再加上品牌鐘表作品亦飾以演奏長笛或小型自動玩偶的設計,其複雜設計加上可靠的品質,成功開拓國際市場。後來清朝的乾隆皇帝知悉機械人偶設計,也非常感興趣,Jaquet Droz亦特別為乾隆製作了一座能夠書寫中國文字的機械人偶座鐘。


精細「作家」 可做40書寫動作

在現存的3個機械人偶中,以「作家」的一枚最為複雜和特別,而且事隔兩個世紀以後的今天仍能正常運作。身高約70厘米,造型是年僅3歲的男孩,坐在路易十五風格的椅子上,左手按着紅木桌子,右手則自動輕蘸墨水及揮動鵝毛筆書寫。人偶由600塊機械組件合成,可透過更換內裏的組件程式來改變「作家」筆下的文字。「作家」能書寫所有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可以完成總計40個動作,包括w和j以外的24個小寫字母、13個大寫字母;或完成換行、以鵝毛筆蘸墨和在字母i上點小點共3個動作。「作家」面前的書案上放有一張位於框架內的紙,它就在這張紙上書寫,最多能寫4行文字。 「作家」的第一個動作,是將右手緊握的鵝毛筆移到書桌右邊的墨水瓶中輕蘸墨水,輕甩兩下後開始書寫。每個字母需要由3個凸輪記錄動作,其記憶裝置共由120個凸輪及圓盤組成,而編排書寫動作的裝置位於人偶的下半部。每寫完一個字母後,「作家」會輕抬手腕,紙框也會稍微移動,方便書寫下一個字母。在每行的末端,框架會啟動人偶的換行機制,令「作家」提筆,稍蘸墨水並輕抖兩下鵝毛筆,重新回到起始位置換行書寫。在書寫同時,人偶還懂得眨眼點頭。


另外兩枚人偶「音樂家」和「畫家」亦各有特色:前者在演奏時,除了手部和頭部外,胸口的位置會有微微的起伏,模仿女孩子呼吸時的形態,懂得演奏3章樂曲的它在演奏完畢後更會點頭致謝;「畫家」則使用鉛筆繪畫包括小狗等4幅不同畫作,在繪畫同時,它的口中亦會向畫作吹氣,像真正的畫家一樣將多餘的鉛筆碎吹掉。


大明火琺瑯繪表盤角色

今時今日,也沒有多少人或品牌繼續投放時間或精力,製作高成本卻沒多少經濟價值的機械人偶,然而對Jaquet Droz來說,至少仍是最佳宣傳與營銷工具。機械人偶以外,象牙大明火琺瑯是品牌的另一精湛腕表技藝,這次推出的3枚致敬作,便找來琺瑯技師在腕表表盤上畫上作家、音樂家與畫家。表盤由五層琺瑯組成,經過逾40小時的人手製作,以及20次大明火處理工序,達至完美效果,手工修飾耗上約一周時間才能完成。與機械人偶的複雜程度相比,琺瑯工藝當然有一大段距離,可現時電動機械人普及,也實在找不到繼續製作機械人偶的原因,而琺瑯工藝其實也和機械人偶一樣,是漸趨沒落的行業。因為市場的膨脹,高級腕表的價格近年飈升得非常厲害。姑勿論那些定價是否合理,但想到鐘表業背後仍默默支持這些傳統工藝的傳承,或許正是其價值所在。


Petite Heure Minute Ecrivain腕表

表殼 18K紅金

機芯 Jaquet Droz自家製2653自動上鏈

功能 時、分顯示

腕表直徑 43毫米

機芯擺頻 每小時28,800次

動力儲存 68小時

定價 $899,400(一套三枚)

查詢 Jaquet Droz 2510 5196

文 張曉冬

圖 陳淑安(部分)

編輯 方曉盈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