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俗稱強積金「半自由行」的「僱員自選安排」2個多月後便面世,意味着11月1日起,打工仔可於全港19個強積金受託人中自由選擇,每年一次將現職工作中個人供款部分之類算權益轉移至心儀計劃。為令市民更清楚「半自由行」的具體安排,本欄將首先解釋其中易生疑問之處。另外市民須注意,雖然變更受託人毋須支付費用,轉移過程卻涉資金離場風險,因為就目前安排,完成資產轉移需時達6至8個星期。
打工仔首先必須明白,「半自由行」對現職工作及以往工作的供款帳戶有不同安排。針對現職工作,新安排僅與僱員供款部分相關,且打工仔轉移至新受託人的資金,也僅僅是轉移前為止帳戶中的類算權益(累積供款及其所得收益),並非是往後每月之新供款。換言之,若要以後供款均由新受託人打理,只能抓住每年一次的機會,逐年轉移當年積累的資金,而無法變更月供資金的目的地。針對以往工作之供款帳戶,「半自由行」實施後,市民可隨時轉移資金至自選受託人,無時間及次數限制。此外,上述提及的安排是針對強制性供款部分,自願性供款還是根據個別強積金計劃而定,無統一的監管規定。
需時6至8周 無法控制買賣時間
所謂每年一次轉移,指的是每個公曆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內,僱員有機會在其中任何一日行使轉移權,但一旦當年轉過一次,就不得再轉。至於轉移至新受託人的資金所在的帳戶,已不視為供款帳戶,而稱之為個人帳戶(即現在的保留帳戶)。個人帳戶中的資金,就不再受每年一次的限制,可自由轉移。
還須提醒市民明確的一點是,新安排要求打工仔一旦行使轉移權,必須將帳戶中的全部資金一筆過轉移至新受託人,而不能轉一半、留一半。從這個角度出發,若僱員在某公司長期任職,首次轉移的資金經多年累積,已是不小額度,更須審慎對待。
暑期市場淡靜 較適宜轉移
根據積金局目前的指引,僱員自提交轉移申請至最終收到轉移確認書需時約6至8星期,其間涉及原受託人沽貨套現、現金移交新受託人、新受託人入貨的漫長投資過程,更重要的是,僱員無法控制受託人出貨、入貨時機,有機會低賣高買,得不償失。特別是若投資者選擇股票類別基金,波動性強,資金離場的風險更高。
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對此表示,市民要降低風險,可於新受託人處先選定貨幣市場基金,待轉定後再換馬至其旗下心儀的基金,內部轉移不過需時幾日,要承受的不確定性便小了很多。她續稱,投資者選市場淡靜時變更受託人,也是主動降低風險的方法,例如暑假期間適逢基金經理操盤淡季,市場無明顯方向,較適宜做轉移。
市民變更受託人與否,絕不要跟風,不妨先趁此機會檢視現有投資組合及受託人各方面服務。正如積金局主管(對外事務)陳利碧衡所強調的,「半自由行」是一項新權利,但並非一定要行使,一切應由自身需求出發。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清個人投資目標,繼而從投資回報、收費、服務水平諸方面檢視現有受託人及備選受託人,並以長期表現做考量,才是理性的做法。
明報記者 王小青
打工仔首先必須明白,「半自由行」對現職工作及以往工作的供款帳戶有不同安排。針對現職工作,新安排僅與僱員供款部分相關,且打工仔轉移至新受託人的資金,也僅僅是轉移前為止帳戶中的類算權益(累積供款及其所得收益),並非是往後每月之新供款。換言之,若要以後供款均由新受託人打理,只能抓住每年一次的機會,逐年轉移當年積累的資金,而無法變更月供資金的目的地。針對以往工作之供款帳戶,「半自由行」實施後,市民可隨時轉移資金至自選受託人,無時間及次數限制。此外,上述提及的安排是針對強制性供款部分,自願性供款還是根據個別強積金計劃而定,無統一的監管規定。
需時6至8周 無法控制買賣時間
所謂每年一次轉移,指的是每個公曆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內,僱員有機會在其中任何一日行使轉移權,但一旦當年轉過一次,就不得再轉。至於轉移至新受託人的資金所在的帳戶,已不視為供款帳戶,而稱之為個人帳戶(即現在的保留帳戶)。個人帳戶中的資金,就不再受每年一次的限制,可自由轉移。
還須提醒市民明確的一點是,新安排要求打工仔一旦行使轉移權,必須將帳戶中的全部資金一筆過轉移至新受託人,而不能轉一半、留一半。從這個角度出發,若僱員在某公司長期任職,首次轉移的資金經多年累積,已是不小額度,更須審慎對待。
暑期市場淡靜 較適宜轉移
根據積金局目前的指引,僱員自提交轉移申請至最終收到轉移確認書需時約6至8星期,其間涉及原受託人沽貨套現、現金移交新受託人、新受託人入貨的漫長投資過程,更重要的是,僱員無法控制受託人出貨、入貨時機,有機會低賣高買,得不償失。特別是若投資者選擇股票類別基金,波動性強,資金離場的風險更高。
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對此表示,市民要降低風險,可於新受託人處先選定貨幣市場基金,待轉定後再換馬至其旗下心儀的基金,內部轉移不過需時幾日,要承受的不確定性便小了很多。她續稱,投資者選市場淡靜時變更受託人,也是主動降低風險的方法,例如暑假期間適逢基金經理操盤淡季,市場無明顯方向,較適宜做轉移。
市民變更受託人與否,絕不要跟風,不妨先趁此機會檢視現有投資組合及受託人各方面服務。正如積金局主管(對外事務)陳利碧衡所強調的,「半自由行」是一項新權利,但並非一定要行使,一切應由自身需求出發。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認清個人投資目標,繼而從投資回報、收費、服務水平諸方面檢視現有受託人及備選受託人,並以長期表現做考量,才是理性的做法。
明報記者 王小青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