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昨天慧雅提到,目前環球經濟困境的癥結之一,可能是在於凱恩斯所說的動物精神未能在企業界被燃起,箇中原因之一,是銀行制度出了問題,但在可見的將來,慧雅認為我們都難以寄望銀行的貸款意欲會持續恢復。
但有一個嚴重的問題:若我們細心一想,我們今天的環球金融體系可能是有着不少浮沙建塔的成分。驀然回首,有關問題應可追溯自至少戰後布雷頓森林協議在70年代以後的瓦解,自此各國可自由印銀紙,只要市場仍然相信它的貨幣便可。在近二三十年,由於科技的突飛猛進,以及金融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貨幣信貸的範疇和界限也變得愈來愈模糊。在過去數十年,經交易所進行的金融交易,已是天文數字,而不經交易所,在場外進行的金融交易有多大似乎誰也不知道。從某角度看,在場外進行的金融交易市場,是一無人監管的大賭場,只要有兩方或以上的人願意,便有成交,又由於不少市場人士已接受了可將各樣風險拆細、轉售,多次轉來轉去之後,究竟那些大金融機構是否知道自己的風險去到哪裏,也是一個疑問。
金融機構風險意識薄弱 成隱憂
在貝爾斯登、雷曼事件爆發後,一個令人尷尬的發現,是原來大投行的CEO其實自己也不大清楚自己公司所承受的風險,究竟是去到什麼水平。若果真是要計清計楚,可能很多大金融機構也要倒閉。毋疑,近年在央行大力放水的情况下,銀行界的流動資金危機應至少暫時解除,不過若我們細心一想,會明白問題只是被暫時壓下去。這始終會是環球經濟的一大隱憂。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但有一個嚴重的問題:若我們細心一想,我們今天的環球金融體系可能是有着不少浮沙建塔的成分。驀然回首,有關問題應可追溯自至少戰後布雷頓森林協議在70年代以後的瓦解,自此各國可自由印銀紙,只要市場仍然相信它的貨幣便可。在近二三十年,由於科技的突飛猛進,以及金融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貨幣信貸的範疇和界限也變得愈來愈模糊。在過去數十年,經交易所進行的金融交易,已是天文數字,而不經交易所,在場外進行的金融交易有多大似乎誰也不知道。從某角度看,在場外進行的金融交易市場,是一無人監管的大賭場,只要有兩方或以上的人願意,便有成交,又由於不少市場人士已接受了可將各樣風險拆細、轉售,多次轉來轉去之後,究竟那些大金融機構是否知道自己的風險去到哪裏,也是一個疑問。
金融機構風險意識薄弱 成隱憂
在貝爾斯登、雷曼事件爆發後,一個令人尷尬的發現,是原來大投行的CEO其實自己也不大清楚自己公司所承受的風險,究竟是去到什麼水平。若果真是要計清計楚,可能很多大金融機構也要倒閉。毋疑,近年在央行大力放水的情况下,銀行界的流動資金危機應至少暫時解除,不過若我們細心一想,會明白問題只是被暫時壓下去。這始終會是環球經濟的一大隱憂。
施慧雅
mscya88@yahoo.com.hk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