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英倫學生鍾情中華文化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19日 12:00
2012年08月19日 12:0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五名英國中學生,贏得由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舉辦的「香港:大學教育的理想地點」比賽,早前來港修讀暑期課程,親身體驗香港的大學教育,以及香港這個亞洲國際都會的生活方式和多元文化。

 

     Ian Headley畢業於Brighton College,英文、法文、拉丁文、西班牙文,甚至古希臘文等語言,皆取得優異成績。他亦鍾情中華文化,中式美食是他的「至愛」,尤其是點心。

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Ian在香港理工大學學習中國畫和書法,並學會以毛筆寫出老師為他起的中文名字「何偉達」。他十分喜歡香港的教學模式,因為能讓他更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他說:「香港的教學模式較着重實踐,學生要做不少口頭報告,這訓練畢生受用。這裡的教學節奏較快,內容亦較深入,教師期望學生以較獨立的方式學習,與英國使用的講習為主教學模式不同。香港的教學模式,對學習公開演說技巧和建立自信,肯定是個好開始。」

 

     課餘時間,他喜歡四處遊覽,了解香港的不同面貌,昂坪大佛、大澳水鄉他都到過,還盡情享受中式美食,短短數星期就長胖了。

 

大學設施媲美英國

 

     另一位得獎者Christopher Simpson是Glasgow Academy的學生,他選擇在香港科技大學修讀物理科。

 

     他入住「無敵海景」的學生宿舍,體驗大學生多姿多采的社交生活,使用完善的校舍設施,包括大型圖書館和無線上網等。他說,科技大學的設施完備,媲美英國的大學。

 

     雖然Christopher選修的物理科課程頗為緊迫,但他認為這種教學模式能激勵學生在短時間內盡量吸收知識。他說,香港多所優良的大學提供多元化課程,加上香港其他獨特優勝之處,是個理想的進修地點。

 

     他說,香港大部分人都可以英語溝通,沒有語言隔閡。此外,香港交通方便,由大學到市區,最多只需約45分鐘。他亦覺得香港是個十分安全的城市,是接受大學教育的理想地點。

 

多元文化共冶一爐

 

     來自人口約70萬的英國城鎮諾丁漢的Summaya Mughal,選擇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與經濟有關的科目。她把握課餘時間到處觀光,體驗這個700萬人口城市的大都會生活。

 

     她很欣賞香港能讓她接觸不同地域的多元文化。她說:「在香港,你有機會接觸不同國籍人士,當中有法國人、烏克蘭人、加拿大人、美國人、香港人,以及內地人等。就親身體驗而言,我找不到一處地方比香港擁有更多元的文化。」

 

    「在香港讀書不但可體驗這裡的文化,更可感受本地和內地的強勁經濟環境,香港確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樞紐。」

 

     教育局副秘書長李美嫦表示,香港有文化匯聚的優勢,加上大學的多元化課程,吸引不少外地學生來港進修,預料未來會持續增加。

 

     李美嫦說:「現時,非本地學生佔整體學生近一成多,他們來自70個國家,包括一些副學位、學位,還有博士程度的學生。大約每六名學生,就有一名參加了一個學期或以上的交換生計劃,這個比例在未來五年相信會持續增加,愈來愈多非本地生來港進修,與我們的學生交流。」

 

     當局亦會加強對各大學的支援,吸引更多非本地學生來港進修,令香港成為更完善的國際教育樞紐。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