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這次登上釣島的日本右翼分子,聲稱是要追悼二戰期間逃難到釣島附近海域但遇難的難民;但有遇難難民的後代接受中央電視台訪問時卻說,現在他們不會登島悼念,以免被人利用而挑起事端,他又批評外人借悼念為名登島,是別有用心。
1945年6月30日,即日本戰敗投降個多月前,約200人由沖繩石垣港坐船出發,打算走難到當時還是日治的台灣,惟7月3日駛經釣魚島附近海域時被美軍發現。美軍向他們開槍掃射,多人死亡。部分生還者後來漂流到釣魚島,但島上沒食物,不少人最後餓死。《沖繩縣史》指共75人死亡。
暫不登島 免被利用
1969年(即美國將釣島交予日本前),當時石垣市市長和遇難者家屬登上釣島,豎立墓碑「台灣疏散石垣町民遭難慰靈之碑」,其後他們就再沒登島。10年後,遇難者後代成立「釣魚島遇難事件遺族會」,並於2002年在石垣市設了一個「慰靈之碑」,上面刻有每名死難者姓名。遺族會會長昨接受央視記者訪問時說,不是不想登島拜祭,只是擔心現在提出這個要求,會被人利用。他又批評外人藉詞悼念登島是別有用心,強調慰靈儀式是私人活動,應該只是86名遺族會會員參加。
1945年6月30日,即日本戰敗投降個多月前,約200人由沖繩石垣港坐船出發,打算走難到當時還是日治的台灣,惟7月3日駛經釣魚島附近海域時被美軍發現。美軍向他們開槍掃射,多人死亡。部分生還者後來漂流到釣魚島,但島上沒食物,不少人最後餓死。《沖繩縣史》指共75人死亡。
暫不登島 免被利用
1969年(即美國將釣島交予日本前),當時石垣市市長和遇難者家屬登上釣島,豎立墓碑「台灣疏散石垣町民遭難慰靈之碑」,其後他們就再沒登島。10年後,遇難者後代成立「釣魚島遇難事件遺族會」,並於2002年在石垣市設了一個「慰靈之碑」,上面刻有每名死難者姓名。遺族會會長昨接受央視記者訪問時說,不是不想登島拜祭,只是擔心現在提出這個要求,會被人利用。他又批評外人藉詞悼念登島是別有用心,強調慰靈儀式是私人活動,應該只是86名遺族會會員參加。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