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洪良(0946)兩年前因為招股書失實被飭令停牌,最終與證監會達成協議,要向約7700名小股東回購股票,成為本港停牌股「回水」首例。公司昨日舉行特別股東會,99%與會股東支持每股2.06元的回購方案。有股民指出,同期紡織股跌幅驚人,若洪良未停牌可能「跌淨幾毫子」,又大讚證監會能及時凍結洪良資金「做到嘢」;不過,有小股東不滿回購價低於招股價,並抗議港交所及證監會黑箱作業,降低上市門檻以致新股質素參差。
昨日公司主席蕭登波及一眾執董均未有到場,僅派出兩名獨立非執行董事主持會議,獨立非執董陳芳崑在會後指出,初步點算結果顯示,99%出席股東支持回購方案。對於招股書失實,他稱是「一場誤會」,公司一切均按證監及港交所規例行事,又指事件已對公司造成很大傷害,近兩年訂單減少,也有大客取消訂單,對於日後會否復牌及重新發行股票,則要與財務顧問、董事會商討才作決定。
暫未知何時完成回購
公司代表律師表示,之後會由安永會計師樓的合伙人管理回購事宜,因為涉及繁複法律程序,暫未知何時才可真正完成回購,向小股東退款。
洪良於在2009年申請上市,當時招股價2.15 元,2010年3月30日遭停牌,停牌前報2.06元,按每手1000股計,回購方案每手蝕90元。不過,昨日所見,大部分的投資者均表示支持回購方案,以2.1元買入數萬股的劉先生更坦言,「同期紡織股得返4、5毫子,如果洪良不停牌,唔知跌到去邊。」另一位持200萬股來自日本的投資者表示,在港投資逾5年,首次遇上新股出事,平均買入價為2.16元,即回購方案下仍會蝕20萬元,但仍很滿意證監會能替其追回大部分金錢,又指事件不影響他投資本港股票市場的信心。
不過,自稱是金融專欄作者、戴上口罩的張先生表明反對方案,他昨日帶同寫上「證監會、港交所黑箱作業」的標語到場抗議,他表示,除了當時保薦上市的兆豐資本要重罰外,港交所及證監會未有盡力審查,為了賺取上市費用而降低上市門檻,導致小股民受害,他表示在招股時抽中1.7萬股,要求至少要有符合招股價的回購價。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