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讀寫慢有原因 勿求一蹴即至(5-6歲)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22日 06:35
2012年08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兒子升小二,閱讀理解好慢,即使每段不足50字,也要分開標點符號逐句看,要他讀出句子,也讀得很慢。他無論在課室、回家都令人很不耐煩,經常要幫他接口說,他好像習慣等人家替他說,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他的讀寫速度,令他讀快一點?


閱讀能力的提升,大致可分為口語能力、解碼能力和閱讀流暢性。口語能力指即使他不認識「車」字,但他腦海知道「車」是什麼樣子。而當他學會「車」字而能夠念出「車」字發音時,馬上就可從他大腦的資料庫裏明白「車」是什麼意思,達到發音→識字→意會的效果。若孩子不認識「雪」是什麽,那他即使能念出「雪」,但仍然可能不知其意。


因此,在孩子學習識字的初階,主要是把字形和字音連結起來,並且把字音和大腦資料庫的口語詞彙連結。成功串連起來就是解碼,解碼是初期閱讀重要的學習目標,隨着不斷重複練習,解碼速度也日益提升、加快,達到渾然流暢。也就是說,當「識字解碼自動化」後,孩子在閱讀時可花最少的精力在認知字的表面意義上,留較多時間在較高層次的文章理解上。


如果孩子閱讀時解碼速度很慢,就很易影響他的理解能力,讀完也不知道自己讀了什麼。這個案,首先要看他是否因為要應付認字、大聲朗讀而佔用太多注意力,而忽略或阻礙了解碼的步驟?或是否給予他足夠時間?閱讀時不必一蹴即至,先給他時間看一次,他可按自己的速度輕讀一次,再嘗試解說;不要一下子太苛求準確性,只要達到大致意思即可;多用不同的文章作類似練習,便能熟能生巧。


閱讀困難需專家判斷

部分孩子在解碼過程中,的確出現認知困難,如閱讀困難(dyslexic),則需由專家判斷,再按特殊學習訓練,改善閱讀認知能力。


資料提供﹕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謝錫金教授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