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暑假快將結束,大家的悠長假期過得精彩充實嗎?今年,有一群小學生過了一個精彩的假期,他們參加了兩個大型特色的海外交流活動﹕飛龍大使和小太空人訓練計劃,擴闊眼界之餘,也給他們一次「有錢也買不到」的難忘體驗。要參加這兩個「特別暑期活動」,參加者必須過五關斬六將,才可脫穎而出,當中3名參加者,跟我們分享了他們如何「備戰」。若大家想來年成為其中的一分子,不可不讀他們的準備「秘笈」了。
★成功失敗都有得?
小太空人及飛龍大使——莫子堯
就讀喇沙小學的莫子堯(11歲)今個暑假十分充實,他參加了「第二十四屆日本福岡亞太兒童交流大會暨兒童飛龍大使選舉」(下稱飛龍大使),以及「第十四屆美國萬通小太空人訓練計劃」(下稱小太空人)。子堯表示兩個活動性質不一,同樣令他獲益良多,飛龍大使重文化文流,跟約200名來自41個國家和地區的11歲小朋友齊集日本,一起體驗多國文化,並寄宿在日本家庭。
贏得友誼 相約12年後再聚
「飛龍大使最大得着是獲得友誼。在11天的交流活動中,我們香港代表與孟加拉代表同住4天,在短時間內,我跟3名孟加拉男生成了好朋友,並相約12年後一起再去日本福岡。」子堯邊說邊展示手上代表友誼的藍色手帶。此外,活動參加者會各自住在日本寄宿家庭,一起生活7天,子堯感激寄宿家庭對他的照顧,並已跟爸媽說好,明年再到福岡探望他們。
家長參與 見證成長
而另一個不少孩子都夢寐以求參加的「小太空人」,子堯也成為當中的一分子,他說﹕「成為小太空人令我對航天知識有深入的認識,就像了解到氫氣與氦氣的分別,氫氣用來推動火箭,我之前是不懂這些知識的。」跟兒子一起到美國參加訓練的莫太補充,小太空人有數個活動要求家長一起參與,家長可在旁見證子女的成長,很難得。
同時參加兩項大型計劃,並要從數百人中脫穎而出,準備時間及所面對的壓力均不少。子堯認為飛龍大使較着重參加者的全面發展,包括學業、體藝、表達能力和自信心,而小太空人較注重體能、航天知識和語言能力。前者由校方推薦,後者則自行報名,他認為兩個計劃都富挑戰性,參加是想測試自己的能力。「無論成功與否,我都有得着,過程中,參加訓練營、面試都有不同的見識。如果失敗,我就知道自己哪方面需要加強,如果某方面成功,就可以加以發揮。」今年暑假,子堯有幸同時獲選飛龍大使與小太空人,雖然犧牲了其他玩樂時間,但他感到很值得。
★去一次交流 多了個「家」
飛龍大使——何澤龍
今年,飛龍大使從全港大約700間小學中,收到超過200份推薦及申請書,並從中挑選出100名小學生參加訓練營,再憑領袖才能、待人處事、表達能力,以及能否代表香港等多方面作為評選準則,選出6名香港區代表。就讀英華小學的何澤龍(11歲)亦是其中一名飛龍大使,媽媽認為兒子能獲校長推薦參加此計劃,是因為澤龍較全面,除了學業成績佳,他亦是中國鼓隊隊長、田徑校隊隊員,又學習琵琶。
能力全面 捨己為人精神加分
此外,面試時,澤龍被評審問及,如果有一名才能跟他相若,但沒有海外交流經驗的小朋友,他會否讓出參選資格?澤龍回答雖然自己很想參加活動,但仍會讓出資格,希望自己下年更努力。媽媽認為,此答案顯示兒子待人處事的方式與價值觀,有助他獲選。而兒子完成11天的旅程回來後,爸媽都感到兒子全程投入,獨立及長大了不少。澤龍則有以下多重感受﹕
1. 尊重文化差異 和而不同
學習到接納大家的不同,彼此尊重,透過交換卡片和小禮物認識到美國、澳洲等地的朋友,並跟斐濟朋友學踢足球、日本人學「將棋」等。
2. 離別依依 哼唱友誼之歌
香港代表被編排與孟加拉代表同房,大家一起玩耍而成為好朋友,我們更學懂他們的歌Bumfiala,在營舍不停哼唱,而離別時,大家都難捨難離,還哭了起來。
3. 「爸爸」照顧無微不至
寄宿家庭深田一家對我照顧無微不至,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爸爸」帶我滑草。我在急轉彎時不慎跌倒,他奮不顧身地飛奔過來向我慰問,令我很感動。
4. 參加日本校園結業禮
我跟隨寄宿家庭的孩子春太一起上課,跟39名八枝小學六年級丁班同學上課3天,包括上國語、英語、算數、音樂、體育和理科,並在小息時一起清潔校園。而最難忘的是參加了六年級的結業禮,校方安排我表演中國琵琶,離別時,我還收到全班同學精美的紀念冊和一大盒摺紙。
★壓力變動力 屢敗屢戰圓夢
小太空人——陳子康
即將升小六,11歲的陳子康(Adam),是今年二千多個小太空人參加者,最後能成功獲選的8名小朋友之一,由4月報名開始,經過創意、體能、太空知識及溝通表達能力等種種考驗後,Adam終於成為2012年的小太空人。原來,他今年已經是第3次參加,屢敗屢戰。
Adam一向喜歡研究太空知識,也夢想成為太空人,他9歲時第一次報名參加,可是落敗了;翌年他又參賽,但只進入50強。他汲取了兩年的經驗,加上不斷裝備自己,才得到今天的成績。「最初不能入圍的確失望,但得到家人的鼓勵和朋友的支持,我便重新撐起來!去年功課比較忙碌,所以未能花太多時間鍛煉體能和彌補演講方面的不足,經過反省後,今年便加強自己在這些方面的技巧,雖有一點壓力,但這樣才更令我奮發圖強。」
陳爸爸表示,今年報名前,囝囝已開始構思需呈交的模型作品,兩父子經常商量如何做得最好。「每天放學,他便做一小部分,我知道他也要忙着兼顧學業,所以會替他準備材料,又會協助他完成一些較危險的工序。」Adam一向喜歡運動,在體能一環也有信心,而為了保持強健體魄,便常常跟哥哥一同做運動;他對太空知識有興趣,陳爸爸有時看到有用的書本或網頁,也會給兒子做參考。
針對弱項特訓 向過來人取經
不過,演講技巧是他較弱的一環,所以,這次參賽他便在這方面下多點工夫。除了參加朗誦比賽,在學期初,他特地跟姊姊一同參加AFTEC的莎士比亞英語劇,在當中擔演一角,增強自信心。陳爸爸說,其實這並不只是為了參加小太空人而準備,他知道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便會找方法去鍛煉。
為了讓這次遴選準備更充足,Adam想到向過來人取經,但他在學校找不到有小太空人經驗的學長,Adam想起姊姊所念的瑪利曼小學曾有不少獲選的小太空人,於是便請姊姊幫忙,找到一名學姊詢問面試時的要點,Adam說這令他面試時增添不少信心呢!
文﹕顏紫燕、顏燕雯、梁翠薇
編輯:林華君
統籌:陳詠詩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