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今天(8月22日)正式啟用。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說,中環、金鐘、灣仔和銅鑼灣一帶的水淹風險有望大大紓緩,港島區整體的防洪水平亦將相應提高。
林鄭月娥在隧道啟用典禮上致辭時表示,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是全港最長和直徑最大的雨水排放隧道,亦是渠務署迄今規模最大的防洪工程。隧道能截取港島北約三成降雨量,引雨水到數碼港附近排放,大大提升港島北的防洪能力。
該項工程在2007年11月展開,涉資約34億元,包括建造一條由大坑伸延至數碼港,長達11公里的主隧道、總長度約八公里的連接隧道,和34個地面進水口。
該工程亦採用多項嶄新建造技術,如本港建造界首次採用隧道鑽挖機鑽挖主隧道,同時爆破多條連接隧道,從而縮短施工時間。工程獲英國兩本工程雜誌舉辦的「2011年國際隧道工程獎」。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渠務署過去20多年制訂防洪策略和開展多項防洪工程,成效顯著。該署正就新的土地發展規劃和氣候變化,分段檢討全港的雨水排放整體計劃,再提出改善建議。
渠務署短期內將陸續完成多項大型防洪工程,包括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和荃灣雨水排放隧道。
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今天(8月22日)正式啟用。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說,中環、金鐘、灣仔和銅鑼灣一帶的水淹風險有望大大紓緩,港島區整體的防洪水平亦將相應提高。
林鄭月娥在隧道啟用典禮上致辭時表示,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是全港最長和直徑最大的雨水排放隧道,亦是渠務署迄今規模最大的防洪工程。隧道能截取港島北約三成降雨量,引雨水到數碼港附近排放,大大提升港島北的防洪能力。
該項工程在2007年11月展開,涉資約34億元,包括建造一條由大坑伸延至數碼港,長達11公里的主隧道、總長度約八公里的連接隧道,和34個地面進水口。
該工程亦採用多項嶄新建造技術,如本港建造界首次採用隧道鑽挖機鑽挖主隧道,同時爆破多條連接隧道,從而縮短施工時間。工程獲英國兩本工程雜誌舉辦的「2011年國際隧道工程獎」。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渠務署過去20多年制訂防洪策略和開展多項防洪工程,成效顯著。該署正就新的土地發展規劃和氣候變化,分段檢討全港的雨水排放整體計劃,再提出改善建議。
渠務署短期內將陸續完成多項大型防洪工程,包括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和荃灣雨水排放隧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