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樓市會放緩 但不會暴跌」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23日 06:35
2012年08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原是基金經理的郭偉良,約2年多前加入力寶投資,力寶最近與恒生指數服務公司合作推出「力寶專選中港地產指數」。郭表示,過往香港市場有反映樓價的指數,但「傳統的地產股指數概括性不足,除了發展商,未有納入地產相關行業如領匯(0823)房託或代理公司如美聯(1200)等,成分股也不多於10隻,未足以反映整體實况」,是次推出的「力寶專選中港地產指數」,選股範疇較廣泛,除了發展商和收租股外,也納入地產代理、房地產基金等。


比較地產股票 判斷最划算投資

郭指出,新指數可更有效反映香港及中國整體樓市的走向,且由於股市反應往往快過樓市,因而對預測未來樓市方向有相當參考性。新指數的另一功能,則是與樓價升跌、租金回報作比較(圖),從而得出地產相關股票與實質物業價格的折讓幅度,判斷買樓較買地產股划算,還是相反。


樓價近年屢試新高,郭氏認為,「(香港樓市)未來1至2年開始tough,但唔會死,不會暴跌,但兩年內會slow down(放緩)」,雖然不少市民供樓負擔小,甚至供完樓,可減低可能出現斷供的機會而造成風險,但不代表要承擔額外風險買第二個物業,令樓價長升長有。近期細價樓勁升,原因是大部分市民已買不起豪宅,亦未必承受到中價樓下跌風險,所以最危險的是500萬至800萬元的二手樓。


香港樓市走向 要看大陸經濟

郭偉良指出,樓價於金融海嘯後急劇上升,是因為QE(量化寬鬆)出台,世界對貨幣失信心,轉而持有實物,加上內地多政治問題浮現,觸動有錢人神經,調動資金到香港、新加坡在執行上較方便,所以多了許多資金流進香港。


郭續稱,香港存在怪現象,一個地方的樓價,本應和本土經濟關係最密切,香港利率確也因聯繫匯率而與美國息率緊扣,但愈來愈多香港樓的買家,其收入來源卻來自中國,香港賺錢行業如會計、銀行業、保險都是靠內地帶動生意,因此樓價不能單看本地經濟。「中國是一個國家,香港只是個小城市,所以中國一旦出現significant collapse(明顯崩潰),香港就會有heavy adj ustment(重大調整)的風險。」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