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鍾倫納﹕醫人還兼醫社會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23日 21:35
2012年08月23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關心社會者最痛心的一件事,是大多數新聞都屬負面,社會的正常運作和促成社會進步的東西似乎少獲報道,我因而特別高興見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港深醫院)嚴禁紅封包的報道。


由香港大學醫學院與深圳市政府合辦的港深醫院,將於今年10月開業,它的名譽會長表示,該院一方面會學習和尊重當地情况,例如:「要逐步逐步來,初期我們會開好小部分,做一些風險較低的工作,例如驗身及普通門診……再觀察系統在運作上會不會有問題。」


但與此同時,港大也試圖移風易俗,把香港的醫療運作推廣到內地,包括醫護編制、杜絕員工收取「紅封包」的風氣,和採取預防措施以避免額外收費等。港深醫院這項措施並非唱個口號而已,還訂有踏實的制度和步驟:高薪養廉、在僱聘合約內清楚列明收紅包者會立即被解僱,還在深圳市外請來部門主管,負責培訓及管理醫護人員,講解醫護人員的專業道德等。本文只談禁收紅包,這項措施的潛在影響力,會超越醫療部門,促進華人社會的現代化。


促進華人社會的現代化

「現代化」成為各地社會追求的目的,並非因為它是「來路貨」,而是因為它帶來公平和效率。賄賂雖然替當事者帶來方便,「滑潤」了個別部門的運作,卻打亂了理性設計的步驟。在醫療部門來說,病人受到照顧的先後和深淺,應由病情輕重和到診先後來決定,如果醫護人員受了紅包而給予個別病人特殊待遇,會影響醫院的運作,和令受不到特別照顧者忿忿不平,這是醞釀對社會不滿情緒的一項重要根源。


塞紅包的情况普遍後,塞給誰?塞多少?何時塞?您派別人也派,派了紅包仍不知有沒作用。塞了紅包而不滿意,變得像啞子食黃連,後果不好時更氣惱。由於目前醫療水平無法根治所有病情,醫療制度也有種種限制,被人送上紅包者,不受時好像拒人千里,受了卻無把握一定令病人恢復或過得特別好一點。問題於是更加複雜,不單擾亂醫院運作,還傷害醫療人員的操守和醫療界的聲譽以及社會的向心力。


給醫生紅包的後果已經超越了病人和家屬的感激表示,因為它成了其他社會交易中行賄的開端和藉口。很多人在別的場合下是不願意行賄的,醫療可能是最重要的例外。親人有病時,人們急於求治,不願花時間去計較用錢。失去健康者可能失去一切,如果患者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病戶更會設盡辦法。輿情會姑息在醫院內塞紅包的行為,甚至視不付紅包者為吝嗇,但一個人若在醫院派過紅包,在別處亦較易「識做」,其他行業知道醫療人員拿紅包,會覺得自己不拿便屬笨蛋!電影《七十二家房客》的消防員有一段廣為傳誦的台詞:「有水有水,冇水冇水;有水過水,冇水散水!」明屬索賄,觀眾卻一笑置之。民間若接受,社會須付出很大資源來檢察。


港深醫院嚴禁紅封包的政策若能成功,不單醫人,還會醫治社會!

作者現居於美國俄亥俄州,曾任教授、研究員和行政主管,個人網址是:TomLChung.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