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繁忙的大街景象,你我熟悉不過。
交通的噪音,噴出的廢氣,每天運載着龐大社會機器的螺絲,等候埋站。
他們一顆顆面無表情的擠在路上,路燈得得得,催促來去早已匆匆的步伐;穿過重建地盤的圍板,不知工地賣什麼藥,吸下的灰塵令肺部變成鉛,只好掩面而過。
連鎖食肆和小店,為了應付昂貴租金,吵鬧營業,着緊每個銅鈿,食客從辦公大樓鑽出,無奈地忍受不算多的選擇,偶爾抬頭,樓宇將天空隱去了。
灣仔莊士敦道便是如此一條沒人想久留的幹道,拿着攝影機閒晃的陳偉江,卻拍之不厭,一如他崇拜的大師森山大道所說﹕「城市的特徵是將所有人的欲望集合成巨大綜合體的地方,那裏不僅僅有人類的欲望,還有各式各樣交錯的細節。」
灣仔作為舊區,發展可追溯到19世紀初,當時最繁盛的地區是皇后大道東一帶,也是當年海岸線的位置。由於處於水平比較低的位置,曾被稱為下環,1881年政府才將之正式命名為灣仔。建造大道東時,倒進海中的沙土成了新的土地,稱為「海旁東」,是香港最早的填海工程之一。「海旁東」的範圍起點由軍器廠街,一直沿着小海灣伸延至現在天樂里附近,「灣仔」一名由此而來。
英人開發 昔日海旁
19世紀,一位名叫顛地(Lancelot Dent)的英國人,選擇了灣仔為生意基地,在此建立了春園別墅,吸引歐洲人在該處一帶居住,附近的地區成為貨品倉庫,旁邊亦有多座船塢和船廠。1867年顛地破產,華人開始遷入。在二次大戰前,這區是住宅區,多條小街建滿戰前唐樓。1921年,灣仔再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填海,工程完成後灣仔面積增加了90英畝,海旁馬路由「海旁東」伸出至告士打道,而「海旁東」,亦易名為莊士敦道。
消失中的人情味
雖然灣仔是舊區,但一直面對着城市的轉變和發展。今天的莊士敦道,各商住樓宇之間新舊交錯,最繁鬧的是中間一截,既是地鐵站上蓋,也是通往太原街、石水渠街等的通道,人潮擁擠。這裏曾是不少食肆酒樓的集中地,如著名的雙喜樓、龍門大酒樓,早被拆掉改建。過百年歷史的「和昌大押」,本是少有的4幢相連陽台長廊式樓宇,被「活化」後變成虛有其表的高消費場所,發展局和市建區更重視的,一直是經濟效益。正如昔日的夏巴車行、華風書局、中天國貨公司、國泰戲院、帝寶餐廳等等,過去的日子只活在舊灣仔人的回憶之中,消失的不僅是建築,也是人情味和與社區的關係,在不討喜的街道行走,人只變得愈來愈不耐,愈來愈煩躁。
可幸的是,近灣仔道的一段尚有一些老店、小店苟延殘喘,提供着民間氣息和生活便利,沿街聚集的成衣出口店,也維持了莊士敦道的吸引力。
回憶兒時美味
a)波士頓餐廳
波士頓是盛載不少人兒時回憶的地方,港式西餐特別好吃嗎?不見得,但回憶這回事,有時比調味更重要,所以人人都叫一客鐵板牛鋸鋸鋸,有的還有火焰,羅宋湯和餐包也是經典。
活化算什麼?
b)和昌大押
講多都嘥氣的「活化」項目,二級歷史建築物改建後一樓及二樓成為酒吧餐廳,天台開放給公衆人士進入,卻不准進食,明明以公帑購入,但與市民的生活愈來愈遠。
公廁味飄揚
c)修頓球場
修頓球場是灣仔地標,已有70多年歷史,猶如灣仔的社區中心,是昔日苦力等開工、老人相聚下棋、年輕人打球的地方,晚間天更是大笪地 ,小食攤外還有表演。今天的修頓,有着標準的運動場地,著名的大概是飄散的公廁氣息。
古老當時興
d)馮良記表行
陳偉江神神秘秘,說帶我們去一個他四處亂竄的發現,入口沒有閘,爬上長又斜的樓梯,我們來到一擺放了植物和沙發的天台,陳偉江挨近欄柵,拍下莊士敦道的鳥瞰圖。
大廈是馮良記產業,雖然鐘表早已從講求實用的報時工具變成奢侈品,馮良的後代沒有忘卻從前,店內不僅掛了不少舊照,名字亦未變改,灣仔不少店都叫「XX記」,可從中見證舊時人,多麼簡單直接。
因為懷舊所以耐洗
e)李祥記牀上用品
記者私人推介,每次經過一定帶牀單或花布回家。
小店本由李先生的父親經營,轉交他們三弟手上,10多年前捱不住貴租,從九龍搬到莊士敦道。小店除了售賣現貨,客戶也可挑選布料做成不同的家居布藝,如窗簾、桌布等,設計好式樣,李先生便會裁出布塊,拋給在閣樓踩動衣車縫製的姐姐。
尤其推介該店的懷舊花布,價錢相宜,雖然不是全綿,反而更耐洗滌。
獨立出版先驅
f)陳湘記
利工民旁邊的陳湘記是小型文具店暨書店,也是香港獨立出版先驅,曾經出版過本地年輕作家團體「廿九几」的作品,老店在克街。
愈舊愈優質
g)利工民
不光是名字夠懷舊,連設計和包裝都充滿懷舊况味。
利工民始創於1923年,本是廣州內衣服裝品牌,後來在香港設廠,有金鹿、藍鹿、光華及秋蟬羊毛內衣等系列,近年推出圓領和開胸鈕扣款式。舊的事物,實際耐用,數百蚊一件底衫有人覺得不值,但其質料乾爽,出汗不黏背,羊毛底衫保暖耐洗,不少人仍然願意支持此等傳統優良產品,陳偉江訪問當天所穿的汗衣不是別的,正是利工民。
獨沽一味
h)三不賣
低調的女店主不願接受訪問,但獨沽一味的野葛菜水賣了數十年。下把鹽,在店堂站着骨骨喝下去,炎熱天之下不僅下火、止渴、清熱、潤肺、排毒,心情彷彿亦好轉。
「豪華」快樂
i)豪華咖啡茶廳
茶廳經營了60多年,從前是大牌檔,40多年前入舖後,仍有不少食客愛坐到街上,店外的一排膠椅,是煙民歎奶茶油多閒談的理想地方。在這裏,沒人追求「豪華」進餐經驗,踏實的快樂極簡單,10幾20蚊,已經擁有。
文 饒雙宜
圖 李紹昌、饒雙宜
編輯 方曉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