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石化轟成品油機制不透明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28日 06:35
2012年08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石化(0386)煉油業務仍然出現巨虧,上半年大蝕185億元(人民幣.下同),然而較去年下半年出現顯著改善,且次季較首季沒有明顯轉差,主要得益於發改委多次及時調整成品油價格。但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昨日仍然強調,有必要就成品油定價機制作出改革,並炮轟現時機制不透明、不市場化。


上半年發改委共4次調整油價,兩次提高、兩次降低,除了3月因兩會而滯後數天,其餘三次都及時作出調整。至於報告期後,7月及8月兩次調價都沒出現滯後。


「煉油愈煉愈虧 愈虧愈少煉」

傅成玉昨日卻指出,大家都在抱怨,認為機制不透明,即使價格調整了,「大家都不知道為什麼要變」。他又指出,「煉油廠廠長都不好當,因為愈煉就愈虧,愈虧就愈少煉」。因此他認為,成品油價格機制有改革的必要,只有當價格市場化,集團才能把低能耗、高產出率等優勢體現出來。


學者:政府憂加劇通脹

事實上,總理溫家寶在每年初的講話中都指出,讓成品油價格市場化是工作重點,然而機制遲遲未改革。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若價格完全市場化,當國際油價暴漲,通脹問題將很嚴重,這是政府主要的考慮點。但他認為,今年是改革的好時機,至少可把22個工作天的周期縮短至10天甚至5天,讓價格更貼近市場。


由於收益下降及存貨上升,中石化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按年大減33%,整體現金流按年減少121億元至126億元,總資產負債比率為56%,傅成玉指出,集團的上限為60%。


研究收購母公司上游資產

煉油問題虧損拖累中石化上半年少賺40%,集團正積極拓展上游業務以分散風險,並正研究收購母公司上游資產。傅成玉指,「正在為相關資產進行整合及評估,一旦評估完成,會盡快注入上市公司」。不過,注資並沒有時間表,而且以集團目前的財務狀况,並不能支撐注資計劃,必需要再融資。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