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提出10招措施之中,包括將36幅政府用地改劃為住宅地,提供11,900個公私營單位,初步只有10幅政府地已獲城規會批核,包括估值達10億元、可建300伙的灣仔呂祺教育服務中心地盤。不過,10幅地僅可增2140伙,餘下八成由重建政府用地釋出的單位,要經過漫長的規劃過程。政府指地政總署另會加快審批預售樓花的申請,若成功落實,可在短期內提供9000個私人住宅單位(部分見表),但措施需要發展商配合,盡快遞交文件和願意適時出售。
盼短期可釋出9000樓花
梁振英提出要在一年內增加逾萬個公私營住宅單位應市,但關鍵在於地政總署能否加快審批目前預售樓花申請,讓9000個住宅單位盡快應市。據本報統計,目前待批預售樓花同意書的大型新盤,包括市建局與合和、信置的灣仔利東街項目,恒地及新世界的元朗「尚悅」項目,以及新世界和恒地的馬鞍山「迎海」項目,估計若此3個項目獲先批核,已有4000多個私人住宅預售樓花應市。
發展局長陳茂波表示,加快批審工作,除了地政總署增加人手,還需發展商配合,地政總署與地產建設商會緊密聯繫,了解如何互相配合,加快手續。至於發展商會否適時出售,他未有正面回應。
另外,政府將公布10月至12月的賣地計劃,會推出6幅勾地表內土地及港鐵荃灣6區項目,共提供2650個單位。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政府長遠會考慮是否將預售樓花期,由目前20個月進一步延長,以令更多項目及早進入預售樓花審批環節,增加供應。
八成重建政府地單位未過規劃
另一方面,政府長遠亦希望透過改變政府用地,撥作住宅用地發展。梁振英指政府經過初步檢討,認為有36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可申請改作住宅,而不會影響在有關區內提供所需社會設施,全數可提供約11,900個公私營單位。目前10幅用地已通過城規會,劃作住宅用地用途,主要集中在沙田、屯門、馬鞍山等地,涉及2140個單位(見圖),其餘八成用地單位仍要按程序通過城規會。
政府並在今次一系列措施中,嘗試以「換地」方式,將長沙灣一幅現為高爾夫球練習場的「休憩用地」收回興建公屋,涉2300個單位,令公屋可較原定提早兩年落成,而休憩設施將設置在鄰近稍後可騰空的另一幅政府土地。
年尾推6地港鐵項目 涉2650伙
梁振英強調,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供應量,預計為6.5萬個單位,都較往年高,而在來季賣地計劃中,亦會推出約共2650個私人住宅單位,包括6幅勾地表住宅地及西鐵荃灣西站6區項目。他指會視乎市場反應,適度加售住宅用地。
不過,雖然近年政府多次出招,包括推出額外印花稅、金管局收緊按揭和推出5000個白表免補價買二手居屋名額等,但中原指數顯示樓價仍持續上升,反映政策無法扭轉香港土地供應不足及低息環境等基本問題。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盼短期可釋出9000樓花
梁振英提出要在一年內增加逾萬個公私營住宅單位應市,但關鍵在於地政總署能否加快審批目前預售樓花申請,讓9000個住宅單位盡快應市。據本報統計,目前待批預售樓花同意書的大型新盤,包括市建局與合和、信置的灣仔利東街項目,恒地及新世界的元朗「尚悅」項目,以及新世界和恒地的馬鞍山「迎海」項目,估計若此3個項目獲先批核,已有4000多個私人住宅預售樓花應市。
發展局長陳茂波表示,加快批審工作,除了地政總署增加人手,還需發展商配合,地政總署與地產建設商會緊密聯繫,了解如何互相配合,加快手續。至於發展商會否適時出售,他未有正面回應。
另外,政府將公布10月至12月的賣地計劃,會推出6幅勾地表內土地及港鐵荃灣6區項目,共提供2650個單位。
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政府長遠會考慮是否將預售樓花期,由目前20個月進一步延長,以令更多項目及早進入預售樓花審批環節,增加供應。
八成重建政府地單位未過規劃
另一方面,政府長遠亦希望透過改變政府用地,撥作住宅用地發展。梁振英指政府經過初步檢討,認為有36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可申請改作住宅,而不會影響在有關區內提供所需社會設施,全數可提供約11,900個公私營單位。目前10幅用地已通過城規會,劃作住宅用地用途,主要集中在沙田、屯門、馬鞍山等地,涉及2140個單位(見圖),其餘八成用地單位仍要按程序通過城規會。
政府並在今次一系列措施中,嘗試以「換地」方式,將長沙灣一幅現為高爾夫球練習場的「休憩用地」收回興建公屋,涉2300個單位,令公屋可較原定提早兩年落成,而休憩設施將設置在鄰近稍後可騰空的另一幅政府土地。
年尾推6地港鐵項目 涉2650伙
梁振英強調,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供應量,預計為6.5萬個單位,都較往年高,而在來季賣地計劃中,亦會推出約共2650個私人住宅單位,包括6幅勾地表住宅地及西鐵荃灣西站6區項目。他指會視乎市場反應,適度加售住宅用地。
不過,雖然近年政府多次出招,包括推出額外印花稅、金管局收緊按揭和推出5000個白表免補價買二手居屋名額等,但中原指數顯示樓價仍持續上升,反映政策無法扭轉香港土地供應不足及低息環境等基本問題。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