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歷來最大代表團 273億售50架空巴長青網文章

2012年08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8月31日 06:35
2012年08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2月才訪華的默克爾率領7名內閣部長及20間主要企業的管理層故地重遊,規模為歷來最大,突顯中德經濟關係日益密切。她昨天與溫家寶見證多項合作協議的簽署,包括中方斥資35億美元(273億港元)購買50架A320空中巴士飛機,德國最大汽車生產商福士亦將在天津設廠生產汽車部件。


默克爾此行目的是主持第2輪中德政府磋商,此機制是中國與西方大國建立的首個政府間機制,首輪磋商於去年6月在德國柏林舉行。德國《明鏡》分析稱,與7年前就任初期,默克爾對華政策有顯著改變,中國不再是德國貨品出口地及廉價產品供應地,而是德國在西方以外的最重要政治盟友。中國也把德國視為對歐接觸的核心。今年2月默克爾訪華時,溫家寶陪她南下廣州,今天兩人又將一同赴溫的家鄉天津參觀。《明鏡》認為,這是罕見的外交禮待。


這一轉變首先受惠於兩國經濟日益整合。雖然德國對華出口仍小於對美國及歐盟出口,但中國市場近年成為德企出口重要增長點,去年德國對華出口規模較2005年增長了206%,對歐盟及美國出口分別只增長24%與6.3%。


經貿歐債掛帥 削政治議題

德國還寄望中國協助拯救歐元,《明鏡》認為這也符合中國利益,因維持歐元穩定,有利人民幣國際化,抗衡美元霸權。溫家寶昨表示,在全面評估風險後,將繼續購買歐洲國家的國債。


默克爾對華態度改變最顯著之處,是她日漸避免高調介入人權與民主等議題。德國外交關係協會主管桑德施耐德(Eberhard Sandschneider)說﹕「默克爾對北京有更務實的新態度。傳統權力政治運作模式日益成為其行事準則,譴責(中國)的日子不復存在。」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