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海洋公園的「七彩昇空氣球」今年6月發生急墜事故,機電工程署完成調查,發現氣球表面的快速放氣口封條鬆脫,導致氣球漏氣,從60米高空下墜。報告建議海洋公園與氣球供應商,共同制定檢查快速放氣口接縫的方案,才會考慮是否批准氣球運作。但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表示,該氣球只是過渡景點,隨着新發展計劃完工,決定一併放棄該設施,將氣球位置改劃為表演和展覽場地。
放氣口封條鬆脫致漏氣
今年6月28日,海洋公園載着8人的氦氣球急墜,造成6人受傷。機電署經兩個月調查,發現事發當日該氣球升到60米高的時候,氣壓開始下降,顯示氣球在這高度開始漏氣,以每秒0.6米速度下降;到離地20米時,氣球加速至每秒1.2米下降,最終降落於距離降落平台位置29米外的花槽。
報告指出,氣球漏氣的地方是在緊急情况下用來排走氣體、約7米長的快速放氣口,該放氣口與氣球的連接位本來有封條封上,經長時間運作後封條鬆脫,接縫位置損毁。
無關人為失誤
調查認為,氣球在操作時受熱力和重複的機械運作影響,令快速放氣口封條與氣囊的黏合力減弱,出現局部分離現象,直接削弱接縫的拉力強度。經過一段時間運作後,封條分離部分擴大,最終令接縫出現缺口,泄漏氦氣,導致今次事故。報告指事故不涉及人為操作失誤,氣球本身設計亦無問題。
海洋公園強調,除了保養人員定期檢查,製造商亦會每年檢驗氣球,並無發現異常情况。全球約有40個由同一製造商生產的同類型氣球,未有發生類似事故的紀錄。海洋公園回應稱,委託美國顧問公司獨立調查事故的報告顯示,海洋公園完全遵從由製造商所制定的檢查及保養程序,相信與公園的操作、保養或清潔程序無關。
放氣口封條鬆脫致漏氣
今年6月28日,海洋公園載着8人的氦氣球急墜,造成6人受傷。機電署經兩個月調查,發現事發當日該氣球升到60米高的時候,氣壓開始下降,顯示氣球在這高度開始漏氣,以每秒0.6米速度下降;到離地20米時,氣球加速至每秒1.2米下降,最終降落於距離降落平台位置29米外的花槽。
報告指出,氣球漏氣的地方是在緊急情况下用來排走氣體、約7米長的快速放氣口,該放氣口與氣球的連接位本來有封條封上,經長時間運作後封條鬆脫,接縫位置損毁。
無關人為失誤
調查認為,氣球在操作時受熱力和重複的機械運作影響,令快速放氣口封條與氣囊的黏合力減弱,出現局部分離現象,直接削弱接縫的拉力強度。經過一段時間運作後,封條分離部分擴大,最終令接縫出現缺口,泄漏氦氣,導致今次事故。報告指事故不涉及人為操作失誤,氣球本身設計亦無問題。
海洋公園強調,除了保養人員定期檢查,製造商亦會每年檢驗氣球,並無發現異常情况。全球約有40個由同一製造商生產的同類型氣球,未有發生類似事故的紀錄。海洋公園回應稱,委託美國顧問公司獨立調查事故的報告顯示,海洋公園完全遵從由製造商所制定的檢查及保養程序,相信與公園的操作、保養或清潔程序無關。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