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簡稱交津)去年10月實行以來,反應未如理想,勞工及福利局昨日宣布提早完成檢討,宣布實施「雙軌制」,即申請資格由過去只限「住戶」,放寬至接受「個人」申請,料年底生效,意味日後巿民如個人實際月入低於7684元、資產不高於7.2萬元,即合資格申領每月600元的交津(見表)。
勞工及社區組織回應,民間爭取雙軌制多時,惟當局一直不推行,令申請人數偏低,至昨日才公布「遲來的雙軌制」(見另稿),質疑有政治考慮。
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昨稱,交津新方案是「急民所急,可寬即寬」,增加制度靈活和開放性,令更多有需要的低收入人士受惠。對於早前曾說雙軌制「有資產轉移風險」,張建宗昨否認「是打倒昨日的我」,只是實事求是。他表示,現時是適當時間作改變令更多基層受惠,並指當局有監察制度防止津貼被濫用,而且每名申請人也要先作聲明,若有失實會被追究。
中期檢討提早一月完成
交津計劃去年12月時,由4區擴至全港,但申請單位由個人改為住戶,備受爭議。張建宗昨透露,截至前日為止,共接獲43,500宗申請,當中有32,500人受惠,其中2,700人獲批12個月津貼(有受惠人已作多於一次申請)。
計劃原訂10月完成中期檢討,張昨表示檢討提早完成,決定放寬資格,申請人可自行決定以住戶或個人為單位。例如一對夫妻月入超出交津兩人上限14,105元,但其中一人月入低於一人入息上限的7300元,如按現時以住戶單位申請,即兩人均不獲發交津,而在計劃放寬後,月入低於7300元的一人,即可獲發交津。勞福局表示,「雙軌制」將提交新一屆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料最快年底前實施。
或年底前實施 「目標愈多人愈好」
對於雙軌制引入後新增的受惠人數,張建宗強調有「以萬計基層市民受惠」,由於當局去年已申撥了3年共約45億元為津貼,相信有充足資源應付。統計處過去數據顯示,有40多萬人的入息合資格申請交津,由於未知受惠人資產,難以估計實際合資格人數,張建宗稱「目標係愈多人(申請)愈好」。
早前有指交津申請手續繁複,張建宗稱會檢視有否改善程序的空間,但強調在不少情况下,以個人申請已能簡化程序,「以前試點(計劃)也用個人申請,當時很多人覺得方便」。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