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公布「梁十招」試圖令樓市降溫後的首個周末,買家觀望態度雖轉濃,惟中細價物業因盤源缺乏,樓價依然居高不下。天水圍嘉湖山莊一個709方呎單位,有投資客擔心愈遲買會愈貴,縱使業主反價2%至290萬元仍決定入市。西九四小龍之一的碧海藍天,更有業主對後市樂觀,決定封盤等候更佳價位。
綜合代理消息,昨天二手市場的整體睇樓量,估計比上周同期(8月25日)跌逾一成,相信與準買家在「梁十招」出台後轉趨觀望有關,惟樓價卻未見即時降溫。
中原地產助理區域營業經理黃海表示,嘉湖山莊景湖居中層709方呎G室,剛以290萬元易手、呎價4090元。他指出,原業主本來開價285萬元,但見中細價樓市况熾熱,即使「梁十招」出台,依然反價5萬至290萬元(加價1.8%),依然獲承接。
投資客憂愈遲愈貴 接嘉湖反價貨
新買家是一名投資客,之前一直在嘉湖山莊睇樓,但都遇上業主大幅反價的情况,眼見該景湖居單位的反價幅度相對較低,因擔心遲買樓價會更貴而毅然「扑槌」;以此類單位市值月租8500至9000元計,租金回報約3.6厘。原業主10年以185萬元購入單位,帳面賺105萬元,物業升值57%。
此外,部分業主更無懼「梁十招」,估計樓價仍然有力再上升而封盤;以「西九四小龍」之一的碧海藍天為例,區內代理指,第5座高層一個665方呎B單位,業主本開價535萬元(呎價8045元),但覺得「梁十招」即使出台亦不會令樓價下跌,反而還會繼續再升,索性暫時封盤。
美聯物業營業經理趙健明指出,屯門新盤瓏門開售在即,令放盤業主態度更企硬,區內指標屋苑卓爾居就錄得一宗「鐵價不二」成交,為3座中層644方呎G室,剛以345萬元易手、呎價5357元;相對09年購入價183萬元,原業主帳面賺162萬元,物業升值88%。
業主「企硬」 卓爾居345萬沽出
趙指出,此單位呎價雖非破頂價,但同座另一高層同類單位,8月底錄得的成交價亦不過是343.5萬元;但樓價愈升愈有,如今中層單位比之售出的高層單位還要貴。
至於太古城方面,中原地產高級區域營業董曾柏賢指出,北海閣高層825方呎H室剛以900萬元易手、呎價1.09萬元;原業主本叫價925萬元,因擔心港府可能再出招而沽貨套現,並自願減價25萬求售(減幅2.7%),惟相對01年購入價310萬元,依然勁賺590萬元、物業升值達1.9倍。
太古城2盤減價售出
另太古城金楓閣極高層1029方呎D室,亦以1250萬元易手、呎價12,148元;原業主最初開價1200萬元,但上月加價至1300萬元,在「梁十招」出台後眼見有實效,加上同樣擔心港府或會再出招,因而減價50萬至1250萬元去貨;但相對08年購入價840萬元,帳面仍大賺410萬元、物業升值49%。
明報記者 林可為
綜合代理消息,昨天二手市場的整體睇樓量,估計比上周同期(8月25日)跌逾一成,相信與準買家在「梁十招」出台後轉趨觀望有關,惟樓價卻未見即時降溫。
中原地產助理區域營業經理黃海表示,嘉湖山莊景湖居中層709方呎G室,剛以290萬元易手、呎價4090元。他指出,原業主本來開價285萬元,但見中細價樓市况熾熱,即使「梁十招」出台,依然反價5萬至290萬元(加價1.8%),依然獲承接。
投資客憂愈遲愈貴 接嘉湖反價貨
新買家是一名投資客,之前一直在嘉湖山莊睇樓,但都遇上業主大幅反價的情况,眼見該景湖居單位的反價幅度相對較低,因擔心遲買樓價會更貴而毅然「扑槌」;以此類單位市值月租8500至9000元計,租金回報約3.6厘。原業主10年以185萬元購入單位,帳面賺105萬元,物業升值57%。
此外,部分業主更無懼「梁十招」,估計樓價仍然有力再上升而封盤;以「西九四小龍」之一的碧海藍天為例,區內代理指,第5座高層一個665方呎B單位,業主本開價535萬元(呎價8045元),但覺得「梁十招」即使出台亦不會令樓價下跌,反而還會繼續再升,索性暫時封盤。
美聯物業營業經理趙健明指出,屯門新盤瓏門開售在即,令放盤業主態度更企硬,區內指標屋苑卓爾居就錄得一宗「鐵價不二」成交,為3座中層644方呎G室,剛以345萬元易手、呎價5357元;相對09年購入價183萬元,原業主帳面賺162萬元,物業升值88%。
業主「企硬」 卓爾居345萬沽出
趙指出,此單位呎價雖非破頂價,但同座另一高層同類單位,8月底錄得的成交價亦不過是343.5萬元;但樓價愈升愈有,如今中層單位比之售出的高層單位還要貴。
至於太古城方面,中原地產高級區域營業董曾柏賢指出,北海閣高層825方呎H室剛以900萬元易手、呎價1.09萬元;原業主本叫價925萬元,因擔心港府可能再出招而沽貨套現,並自願減價25萬求售(減幅2.7%),惟相對01年購入價310萬元,依然勁賺590萬元、物業升值達1.9倍。
太古城2盤減價售出
另太古城金楓閣極高層1029方呎D室,亦以1250萬元易手、呎價12,148元;原業主最初開價1200萬元,但上月加價至1300萬元,在「梁十招」出台後眼見有實效,加上同樣擔心港府或會再出招,因而減價50萬至1250萬元去貨;但相對08年購入價840萬元,帳面仍大賺410萬元、物業升值49%。
明報記者 林可為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