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青少年不願上學或上課時沒精打采,可能已患抑鬱,但父母師長往往忽略致延誤治療。現時24歲的Chris(化名)憶述,自己初中時已不時幻想被敵視,父親向他遞上水果亦會無故動怒,狂擲物件發泄,後來更無故輟學,治療後才能繼續學業。
常幻想被敵視
Chris讀中三時「走在街上,聽到不認識的人說話,也覺得他們在指罵自己」,與朋友相處亦有被敵視感覺。他初期「掩飾得好好」,故沒被人發現異常,到中七才發現問題嚴重。「父親切水果給我,我將所有生果掟落地」,家人亦認為他太易動怒,但仍沒行動。
同學求助始發現
直至大學二年級他無故輟學,同學向老師求助,將他轉介診治,醫生確診是思覺失調,處方抗抑鬱藥後病情才好轉,他亦要重讀大學。
常幻想被敵視
Chris讀中三時「走在街上,聽到不認識的人說話,也覺得他們在指罵自己」,與朋友相處亦有被敵視感覺。他初期「掩飾得好好」,故沒被人發現異常,到中七才發現問題嚴重。「父親切水果給我,我將所有生果掟落地」,家人亦認為他太易動怒,但仍沒行動。
同學求助始發現
直至大學二年級他無故輟學,同學向老師求助,將他轉介診治,醫生確診是思覺失調,處方抗抑鬱藥後病情才好轉,他亦要重讀大學。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