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管局近年致力推動公私營醫療合作,兩年前推出共同護理糖尿病病人計劃,望可紓緩診症輪候時間,但卻失敗告終。計劃預算初期有1000人參加,最終可資助1萬名病人,惟今年3月埋單計數,卻只有346人參加,故已停止轉介新症。食物及衛生局長高永文承認計劃不成功,鼓勵醫管局再研究新模式與私家醫生合作以挽救計劃。有私家醫生指出,計劃對病人的資助太少,要求醫管局提高資助。
白內障手術輪候時間縮短
高永文表示,上任後已到訪醫管局7個聯網,發現除了輪候時間長,醫院病房亦迫爆,新建醫院如將軍澳醫院病房也要加開病牀。他說,針對特別多人輪候的專科如白內障手術,醫管局透過公私營合作,由政府資助病人,在共同付款的機制下讓病人轉看私家醫生,也有兩個聯網採用新運作流程,成功把白內障手術輪候時間縮短,他認為值得鼓勵其他聯網仿效。
高永文承認,亦有公私營合作計劃不太成功,如糖尿病和高血壓公私營合作推行得不太成功。有私家醫生接觸他,建議採用新合作模式,高永文回應指出,糖尿病和高血壓病人數目很多,他鼓勵醫管局研究新合作模式,以挽救這個不太成功的公私營合作計劃。
望資助1萬病人 年半僅346人參與
醫管局醫療服務發展委員會最近檢討多項公私營合作計劃,文件披露只有346名病人參加共同護理糖尿病病人計劃,較預計初期有1000人參加,與及撥款預算最終可資助1萬名病人,均出現很大距離。
醫管局高級行政經理陳金海醫生表示,醫管局與私家醫生於2010年7月推出共同護理糖尿病病人計劃,醫管局每年津貼糖尿病病人1200至1600元不等,資助病人每年看4次私家醫生,計劃以先導形式在新界東聯網推行,其後再在港島東聯網推行。
陳金海說,由於計劃不太成功,今年3月底已停收新轉介病人,已參加計劃的病人仍可獲得私家醫生照顧,至2014年3月。他說,糖尿病人用藥各人不同,有病人擔心支付私家醫生費用沒有上限,故不熱中參加共同護理計劃。但醫管局會繼續探討新模式,包括研究資助糖尿病人藥費,與私家醫生共同護理病人。
私醫籲1200元資助增至3000元
在沙田行醫、參加共同護理糖尿病病人計劃的私家醫生王子球表示,若按他每次收費600元、處方3個月藥物給病人計算,病人每年需額外支付2400元。他曾接收10名由新界東聯網轉介的病人,其中一名病人中途返回公立醫院醫治。他批評醫管局資助太少,要病人付款太多,很難鼓勵醫管局病人轉看私家醫生,他說,政府應把資助由1200元增至3000元,才有足夠誘因將病人轉去私營醫療機構。
醫管局另一評估血壓高病人病情計劃,雖然有28,338人參加,但較預期目標尚欠4%。陳金海說,此計劃是把高血壓病人分為高、中、低三級風險,並為高風險病人盡快安排見醫生。由於醫管局遲了聘請額外醫生、護士為病人量血壓、抽血和驗尿,故參加計劃人數尚欠少許才達標。
明報記者 談誦言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