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名牌幼稚園只是第一步,爸媽們的終極目標是名牌小學、中學。幼稚園升學專家趙榮德提醒,家長切勿盲目追求名校,若不適合孩子,長遠會影響將來的學習動機﹕「西方早已提出『以孩子為中心』的概念,着重3至5歲的小朋友,透過遊戲、音樂唱遊等群體生活,從中訓練大小肌、認識個人情感、培養性格,並提升學習動機,將來學習的效益更高。」
「沒參與學券計劃的幼稚園,因資源較豐富,師資可能較好,惟部分受歡迎幼園,為應家長要求,只着重催谷學生寫字,課程太艱深。家長以為這樣做,升小時才能夠pick up,其實大部分小朋友到了小一,會慢慢建立邏輯推理能力,很快便適應小學的學習模式。」趙榮德相信,若孩子太多機械式操練,反而失去學習動機。因此,家長要考慮想培養孩子主動學習,還是要依賴家長牽着學習。
不保證升著名小學
他補充,部分幼稚園收生人數多,所以在數字上來看,升讀名牌小學的學生亦較多,其實未必反映到實際比率,况且「入到名牌幼稚園,也不一定保證孩子拿到讀名小學的學位」。他認為家長選校,除了名氣,還有其他考慮因素,包括教學模式、經濟能力及往返距離等。
「沒參與學券計劃的幼稚園,因資源較豐富,師資可能較好,惟部分受歡迎幼園,為應家長要求,只着重催谷學生寫字,課程太艱深。家長以為這樣做,升小時才能夠pick up,其實大部分小朋友到了小一,會慢慢建立邏輯推理能力,很快便適應小學的學習模式。」趙榮德相信,若孩子太多機械式操練,反而失去學習動機。因此,家長要考慮想培養孩子主動學習,還是要依賴家長牽着學習。
不保證升著名小學
他補充,部分幼稚園收生人數多,所以在數字上來看,升讀名牌小學的學生亦較多,其實未必反映到實際比率,况且「入到名牌幼稚園,也不一定保證孩子拿到讀名小學的學位」。他認為家長選校,除了名氣,還有其他考慮因素,包括教學模式、經濟能力及往返距離等。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