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行業嘆門檻高 小本投資難為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07日 06:35
2012年09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初創動畫企業支援計劃」希望培養出本地動畫行業的明日之星,無可否認,原意是好。但多名行內人指出,由於動畫行業門檻高,以及商業環境多掣肘,香港要再出現一些像《麥嘜》和《喜羊羊》般的神話,並不容易。其中,壓在行業上的幾座大山,包括高昂的製作費;以及很難向電視台收取費用,甚至往往要反過來付款給電視台,才得以在電視上播放!以該計劃的8萬元資助來說,僅相當於香港一名動畫師的幾個月薪金,只可視作些少幫補。


電視台播動畫 不付錢反收費

行內人指出,《麥嘜》當年之所以能夠由漫畫發展出電視動畫,是因為盧永仁在香港電訊主政「互動電視」時,為打響頭炮,而付款給其作者謝立文和麥家碧製作電視動畫。但今天的商業環境已變了很多,一般中港公司若製作了電視動畫,想交給電視台播放,向它收取版權費,會很困難,以香港免費電視台來說,幾乎是沒有可能;內地相對好一點,但亦絕不容易。


知情人士指出,香港的免費電視台不但不願支付版權費來播放動畫,甚至還會反過來要求動畫公司支付播放費。


若動畫本身是和玩具掛鈎者,香港的免費電視台則可能表面上願意支付版權費,但同一時間卻要求,那些玩具要在電視上落廣告,有關廣告費要超過它支付的版權費(即實際仍要收錢)!據悉,近年某些和玩具掛鈎的日本動畫,也只能做到免費播放,而收不到版權費。


至於有線電視今次同意播放那20家新晉動畫公司的作品,也是因為獲得「初創動畫企業支援計劃」付款。


內地競爭大 七成新公司被淘汰

溫紹倫表示,內地亦有類似情形,很多電視台都會要求收取「排播費」,而且數目相當大。他認為,在內地,電視動畫要有利可圖,大部分收入還是要靠衍生產品,例如玩具和卡通人物授權產品等。


其次,吸引電視台成為投資者之一,也是其中一個方法。另外,有些公司則會同時出版漫畫書。但內地的漫畫書售價不高,百多頁全彩色僅賣5元人民幣,每期至少要賣出15萬本才能回本。內地有實力的漫畫出版公司大約只有10家,原則上一定要和這些公司合作,否則成功機會不高。


總括來說,內地的動畫行業淘汰率相當高,每100家新成立的動畫公司,大約有70家會在兩年內結束。


深圳市方塊動漫畫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錢國棟,去年獲選為第一屆「中國動漫新銳榜」十大人物之一,可說是繼蘇永樂(《喜羊羊》之父)、謝立文和麥家碧之後,少數在內地動畫行業做出成績和知名度的香港人。


該公司出品的動畫,在內地40餘家電視台都有播放,包括中央台和一些省市級電視台。其中,該公司可以向大約25家電視台收取版權費。至於餘下十多、二十家電視台,則是免費提供給它們播放,當作宣傳。


該公司的做法是,願意付版權費的電視台,可以先行播放;而不願付版權費的電視台,則要遲一些才播放。但錢國棟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動畫的故事性要夠強,才能吸引到電視台付款。有些玩具元素太重、像商業片的,電視台就多數要收取播放費。


先多做短片廣告 累積實力

以該公司的《甜心格格》為例,就是內地首部長篇古代宮廷風格的少女題材動畫喜劇。這套動畫不但在內地有迴響,還成功將版權賣到台灣、新加坡和越南的電視台。當然,《甜心格格》亦有其衍生產品和授權產品,只是沒有那麼硬銷。總括來說,他認為,動畫行業的成本相當高。以在內地製作52集22分鐘的電視動畫來說,就需要大約2000萬港元。若資金不充裕者,不建議製作自己的電視動畫。


生產力促進局資訊科技業發展部高級顧問劉日超則認為,香港的初創動畫企業未必要那麼快就製作自己的長篇動畫,初期可多接廣告工作,累積實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