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奧巴馬在接受提名演說中3次提及中國。第一次提到中國時是在經濟領域。他表示不相信再為富豪減稅有助於創造就業,也不認為解僱教師或取消對學生的經濟援助,有助於經濟增長或幫助美國科學家和工程師跟中國同行競爭。第二次提到中國則是在外交領域。奧巴馬稱羅姆尼的主張,是想把美國帶回曾經讓美國付出高昂代價的單邊主義年代,羅姆尼並沒做好與北京交往的準備;第三次提到中國時則說,他的政府在跨太平洋地區重新部署了力量,並且代表美國工人面對中國的挑戰。
中新社﹕羅姆尼更強硬
在奧巴馬預先準備的講稿中,據報還打算第四次提及「中國」,原稿提到「不應該有公司不得不到中國找工人,僅僅因為他們在美國找不到有合適技能的人」。但在正式演說中,奧巴馬將「中國」二字改為「海外」,內地中新社形容這突顯了奧巴馬的審慎。
一周前,羅姆尼在接受提名演說中也曾兩提中國。首次提及中國時,羅姆尼稱奧巴馬「對煤炭和汽油產業的打擊,將把能源和製造業職位送給中國」;第二次提及時,則稱美國人「想要的那個美國」不會向中國借上萬億美元。
中新社分析,兩人的「中國觀」,相同之處是十分重視中國,並都聚焦經濟領域,這表明未來4年無論誰當選,中美經貿關係都會有一番波折;不同之處則在於,奧巴馬提及對華外交的問題,這表明他對過去4年的對華政策及成果頗為自信,意味未來4年可能延續現政策,而羅姆尼沒提對華外交,若他當選,未來4年中美關係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另外,在經濟領域上,奧巴馬更側重於與中國的「競爭」,至於羅姆尼則更具挑釁性,例如他曾聲言一旦當選,就任首天就要宣布中國為「貨幣操縱國」,可見羅姆尼的態度更強硬。
中新社﹕羅姆尼更強硬
在奧巴馬預先準備的講稿中,據報還打算第四次提及「中國」,原稿提到「不應該有公司不得不到中國找工人,僅僅因為他們在美國找不到有合適技能的人」。但在正式演說中,奧巴馬將「中國」二字改為「海外」,內地中新社形容這突顯了奧巴馬的審慎。
一周前,羅姆尼在接受提名演說中也曾兩提中國。首次提及中國時,羅姆尼稱奧巴馬「對煤炭和汽油產業的打擊,將把能源和製造業職位送給中國」;第二次提及時,則稱美國人「想要的那個美國」不會向中國借上萬億美元。
中新社分析,兩人的「中國觀」,相同之處是十分重視中國,並都聚焦經濟領域,這表明未來4年無論誰當選,中美經貿關係都會有一番波折;不同之處則在於,奧巴馬提及對華外交的問題,這表明他對過去4年的對華政策及成果頗為自信,意味未來4年可能延續現政策,而羅姆尼沒提對華外交,若他當選,未來4年中美關係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另外,在經濟領域上,奧巴馬更側重於與中國的「競爭」,至於羅姆尼則更具挑釁性,例如他曾聲言一旦當選,就任首天就要宣布中國為「貨幣操縱國」,可見羅姆尼的態度更強硬。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