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暑假眨眼就過,氣溫稍稍跌了一兩度,可香港這幾天仍然燥熱,尤其在添馬一帶。
梁振英也許不理解,黑壓壓的人海,吶喊宣泄了整整一星期,為什麼仍然躁底?
若無法認清問題所在,大多人都會先想到,要喝涼茶清清熱,或到郊外散心減減壓。
要是平日試的方法都用盡了,仍然有荷爾蒙失調的煩惱,或許就要從新角度想辦法。
有時候,問題根源近在咫尺,例如,你大概不知道,原來光管也會干擾情緒,仿皮梳化更會影響生育!
街上沙塵滾滾,空氣滿佈污染物,很多人都會急急腳回家,關上門窗,避之則吉。殊不知,家中無煙無臭,恍似清新,但其實也有不少有害化學物在空中飄浮、藏在塵埃中,可愛的家,原來也危機四伏!
環境荷爾蒙 擾亂人體反應
電視台節目主持彭晴,家住東區的單幢式住宅,客廳放置的是布梳化,也有幾件木家俬,可從來沒想過,天天勤力吸塵,卻在綠色和平家訪時,被發現大量有毒化學物。這些污染物,包括有3種環境荷爾蒙,分別叫「鄰苯二甲酸酯」、「全氟化合物」和「溴化阻燃劑」,都是一些與人體荷爾蒙相似的化學物質,吸進人體後,會讓身體誤以為是真的人體荷爾蒙,而產生不同的身體反應。它們大多從家具釋放出來,雖然不是氣體,但會躲在灰塵裏,藏在家裏的角落,我們吸入了也懵然不知。
家具為什麼會有這些環境荷爾蒙?環境荷爾蒙其實是人造化學物,用途廣泛,例如有些可以讓染料顏色更光鮮,有些可以用來防水,有些可以耐熱。在科研仍未發現這些物質的毒性時,工廠大量使用,一件產品可同時擁有幾種功能特性,廚具耐熱又防油,恤衫柔軟又防皺,人們生活的確方便了不少。可是,西方國家近年對於這些化學品開始着手研究,發現不少都對人體有害,當中不只有環境荷爾蒙,還有重金屬如鉛、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如甲醛。這些化學品會隨着產品登堂入室,長期吸入有損健康,但由於沒有即時危險,大多人都沒當是一回事。
嬰兒貓兒四處爬易吸「毒」
不過,彭晴對家裏隱藏的「毒品」,煞是憂慮。她養有兩頭貓,常在容易積塵的地方竄來竄去,「牠們長期留在室內,若灰塵含有毒化學物,擔心貓兒的健康會有影響」。據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江卓珊(Ada)解釋,容易在光管或燈膽找到的溴化阻燃劑,可令貓兒患上甲狀腺亢奮,手腳或會發抖,容易疲倦但失眠,嚴重的可致心臟衰竭。而且,不止寵物,嬰兒的健康也受威脅。
雖然,環境荷爾蒙不完全來自家具,有部分或許是從窗外吹入屋,但大部分都來自家裏的物品。有問題的家品,都是自己一手挑選買回來,彭晴無辜又無奈,「但又無法把家俬全部換走,才買了幾年,很浪費!」化學品的名稱猶如外星文,種類多得難以逐一牢記,「其實唯有靠廠商自律避用有害化學物,而最大責任當然在政府,應該盡快立法管制,確保我們能買到的東西,都是安全可靠」。
文 陳嘉文
圖 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
編輯 方曉盈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