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人人家中,放眼望去都盡是工業製品,梳化、餐桌、燈罩,我們的生活如此依賴工業,管制有毒化學品,會否為人類現代的生活帶來不便?禁用可防水、但會釋出有害塑化劑的PVC,會否就從此沒有雨衣風褸?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江卓珊(Ada)說,已證實有害的化學物質上百種,當中有不少已研發出其他毒害較少的替代物,而且以外國的例子可見,立法管制後,其實人們的生活並沒有大改變。我們想要做的,並不是抵制所有工廠產品,而是減少這些產品對環境對人類的傷害。就如大型時裝店H&M,剛於5天前宣布明年起在製衣過程全面停用PVC,改以其他物質代替。既然有替代品,為何我們還要繼續用有高風險的物質,賠上健康?
家中最常接觸的環境荷爾蒙﹕
1. 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
用處﹕製造人造皮革、染料,個人護理品中的溶劑及香料
害處﹕歐洲把它列為「生殖毒料」
替代物﹕塑膠產品有很多種,當中PVC塑膠釋出有毒塑化劑的風險較高,巿民可避免購買印有「3」號標誌的膠製品
2. 全氟化合物(PFCs)
用處﹕防水、防污
害處﹕(1)影響肝臟(2)影響生殖及發育
替代物﹕全氟化合物有很多種,其中毒性較高而又常用的PFOS,替代物有「短鏈型氟化聚物」
3. 溴化阻燃劑(BFRs)
用處﹕防燃
害處﹕影響成長及發育
替代物﹕溴化阻燃劑絕對能被替代,在歐洲阻燃劑的巿場率已跌至一成,廠商已改用其他無機(inorganic)阻燃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