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反對國民教育科的市民佔領政府總部昨日踏入第10天,政總一整個星期被反國教科「黑衣人」包圍,特首梁振英昨傍晚終宣布讓步方案,包括取消3年的開展期限、學校自行決定是否開科、檢討課程指引,以及承諾5年任期內不會再推動國教科獨立成科。對於廣場上「完全撤科」的吶喊,梁振英稱,仍有學校及聲音希望保留國教科,期望市民可尊重學校決定。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發言人陳惜姿表示「不收貨」,堅持要求政府撤回國教科課程指引,並指指引一日存在,仍會像幽靈一樣,在小朋友頭上徘徊不去。
絕食168小時的韓連山則表示會結束絕食行動。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表示,今次佔領政總行動是「歷史奇蹟」,宣布佔領行動完結,但他說,政府一日不撤回課程指引,學民思潮會與梁振英「搏到盡」。
梁振英昨早先後會見18區家長教師會聯會及親政府的教聯會,但與大聯盟3個主要團體的會面,只聞樓梯響,最終未有直接對話,至昨傍晚6時,梁振英宣布讓步方案。
未回應不撤科﹕沒必要禁開科
梁表示,政府決定作出重要政策改動,決定撤銷3年開展期死線,辦學團體及學校可自行決定是否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亦可自決是否獨立成科。另外,因這一政策改動,以及不同人士反映對課程指引有關國情部分的看法,故課程指引和相關教育文件亦會作出修訂。
對於為何不完全撤回國教科,梁振英未有正面回應,「如果有些辦學團體,他們想在學校辦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特區政府(是否)都用某些手段禁止它去辦呢?這個是否大家心目中所說的撤回呢?」他數度強調香港是多元社會,呼籲市民對於決定開辦國教科的團體及學校,應給予自主權和空間,不要干擾。
讓步「不想影響學校運作」
梁振英稱,其競選政綱中的教育政策是「休養生息」,國民教育並非現屆政府教育政策的主力,強調推科非政治考慮(另見稿),而是因此科醞釀多年,且有些學校已準備在今年開課。他其後又保證在5年任期內不會走回頭用舊政策,不會再次推動國民教育獨立成科。他稱,今次改動是因為不想爭拗影響學校的運作及學生學習,希望調整政策後,反對者可結束絕食、罷課和集會。
政府消息指出,雖然需修訂課程指引,但現時涉及爭議的國情部分僅佔整個課程不足5%,學校即使開展課程,亦可先教授個人品德等部分,待指引修訂後才再教授國情部分,相信屆時新指引已準備好。對於今次事件會否動搖中央政府對港府的管治信心,消息強調今次爭議與中央政府無關,引發爭議純粹因事前向公眾解釋不足,又指昨日廣場人數之多,是政府預料之內。
聯盟憂學校自決變壓力
梁振英宣布調整政策時,廣場同時直播,不時傳出噓聲。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兼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成員黃瑞紅說,政府調整政策是因市民力量逼使,但只是些微讓步,又擔心由學校自決,將對學校構成壓力。
教協晚上發表聲明交代初步立場,要求政府澄清在不撤回原課程指引下,會如何修改?機制如何?當局如何保證課程不受政府干預?而校本開展課程又是否需要取得持份者共識。聲明表示會向會員調查是否接受方案,教協未來會繼續配合大聯盟,重點會轉為教育專業推動和監察工作。
梁振英宣布政策後,仍陸續有人前往廣場集會,但人數明顯較前晚少。大聯盟宣布,至昨晚7時,有逾10萬人出席,警方表示至晚上9時半,有2.75萬人。
學聯﹕大專續罷課
學聯秘書長李成康表示,他們堅持要求政府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學聯會如期在周二發動大專院校罷課。「大專行動」亦表示,個別院校的個別學科學生會響應罷課。
團體方面,津小議會主席冼儉偉歡迎撤銷死線,認為擴大了校本自主的空間,又相信教師有專業能力確保教材不構成「洗腦」。他不擔心教育局現行的評核方案會對學校造成壓力及隱憂,認為學校有自決權不受評核影響。中學校長會及津中議會在截稿前未有回覆。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