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開鑿跨洋運河對一個國家而言具備戰略及財政意義。專家估計,尼加拉瓜建成運河後,GDP會至少增加1倍,令這個窮國搖身一變成為中美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今次運河計劃排除美國意味甚濃。總統奧爾特加本身固然有反美背景,此次政府邀請各國參與運河計劃,獨漏美國,顯示尼國希望避免重蹈巴拿馬受美國長期支配的覆轍。
建成料一躍成中美富庶國
現時唯一接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是全球其中一條最重要航運通道,美國為保持運河運作暢順,積極介入巴拿馬的政局,巴拿馬軍事獨裁者諾列加(Manuel Noriega)在1983年透過政變上台,之後兩國關係漸趨緊張,美國在1989年不惜出兵將之推翻。有評論認為,諾列加要求取回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才是美國出兵的主因,跨洋運河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美介入巴拿馬政局保利益
早在19世紀,多個國家已經希望可以在中美洲開鑿運河,爭取成為航運中心的地位。尼加拉瓜在1825年研究開鑿運河,更主動接觸美國政府尋求取得工程的融資,但礙於尼加拉瓜當時政局不穩,又涉及英國的利益,最終不得要領,後來美國從法國平價購入巴拿馬土地起運河,令尼加拉瓜興建運河的計劃胎死腹中。
事實上,現有的國際級運河收益甚鉅,蘇伊士運河年賺48億美元,佔埃及每年GDP超過2%。管理權在1999年交還政府的巴拿馬運河,在1999至2009年的10年間,合共帶來47.5億美元收益,令巴拿馬成為最富庶的中美國家之一。
明報記者
建成料一躍成中美富庶國
現時唯一接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是全球其中一條最重要航運通道,美國為保持運河運作暢順,積極介入巴拿馬的政局,巴拿馬軍事獨裁者諾列加(Manuel Noriega)在1983年透過政變上台,之後兩國關係漸趨緊張,美國在1989年不惜出兵將之推翻。有評論認為,諾列加要求取回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才是美國出兵的主因,跨洋運河戰略地位不言而喻。
美介入巴拿馬政局保利益
早在19世紀,多個國家已經希望可以在中美洲開鑿運河,爭取成為航運中心的地位。尼加拉瓜在1825年研究開鑿運河,更主動接觸美國政府尋求取得工程的融資,但礙於尼加拉瓜當時政局不穩,又涉及英國的利益,最終不得要領,後來美國從法國平價購入巴拿馬土地起運河,令尼加拉瓜興建運河的計劃胎死腹中。
事實上,現有的國際級運河收益甚鉅,蘇伊士運河年賺48億美元,佔埃及每年GDP超過2%。管理權在1999年交還政府的巴拿馬運河,在1999至2009年的10年間,合共帶來47.5億美元收益,令巴拿馬成為最富庶的中美國家之一。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