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南京市民丁先生存款時被自動櫃員機吞去1萬元人民幣,他即時聯繫銀行職員,卻被告知要等兩個工作天才能處理。丁先生心有不甘,才急智生,換電話致電客戶服務部,聲稱櫃員機多吐3000元,結果5分鐘後客服趕到。
事發於周五晚,丁先生準備在自動櫃員機存入現金,卻因操作失誤,1萬元被機器「吞了」。他擔心蒙受損失,即時撥打銀行客服電話,但銀行職員表示無法即時到場幫忙,又稱出現這情况要等兩個工作天,待銀行完成核對,才能把錢還給他。
丁先生報警求助不果,只好以另一手機再致電,佯稱剛才在該處提取2000元,但櫃員機卻吐出了5000元,希望銀行趕緊把多餘的3000元拿走。結果職員迅即趕來。
銀行:多吐「影響現金安全」
銀行解釋處理態度迥異時堅稱,雖然吞了客戶的錢,但這筆錢在櫃員機內還是安全的,但櫃員機多吐了錢,就會「影響現金安全」。有律師認為,存戶和銀行的權利義務都必須是對等的,銀行不能光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而讓存戶乾着急。
揚子晚報
事發於周五晚,丁先生準備在自動櫃員機存入現金,卻因操作失誤,1萬元被機器「吞了」。他擔心蒙受損失,即時撥打銀行客服電話,但銀行職員表示無法即時到場幫忙,又稱出現這情况要等兩個工作天,待銀行完成核對,才能把錢還給他。
丁先生報警求助不果,只好以另一手機再致電,佯稱剛才在該處提取2000元,但櫃員機卻吐出了5000元,希望銀行趕緊把多餘的3000元拿走。結果職員迅即趕來。
銀行:多吐「影響現金安全」
銀行解釋處理態度迥異時堅稱,雖然吞了客戶的錢,但這筆錢在櫃員機內還是安全的,但櫃員機多吐了錢,就會「影響現金安全」。有律師認為,存戶和銀行的權利義務都必須是對等的,銀行不能光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而讓存戶乾着急。
揚子晚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