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據媒體報道稱,上海基層法院受理的離婚案中,約四分之一當事人為「80後」,而其中部分法院的80後離婚案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相較於其他年齡段的離婚案件,80後離婚案的特點在於父母作為庭審代理人、第三方,參與度極高。對此,有法律界人士認為,80後是獨生子女一代,許多人從小由父母包辦一切,經濟上又嚴重依賴家庭,所以父母會較多地參與子女的婚姻。
多由父母做庭審代理人
婚姻包辦似乎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即便是五四運動的扛旗手也逃不過婚姻被父母包辦的窘境。傅斯年先生曾這樣評價自己的第一段婚姻:不是我娶媳婦,而是我父親娶兒媳婦。
雖說中國很多優良傳統都已斷裂,但這點不僅被保留,且得到「發揚光大」。只是過去中國家庭秉持「多子多福」的理念,孩子一多,家長的注意力就分散了。加上「勸和不勸離」、「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觀念根深蒂固,極少有家長會幫着子女離婚。
獨生子女受盡「愛的暴力」
但如今80後屬「獨生子女」,父母甚至祖父母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一人身上,自然會施予更多的「愛的暴力」。一旦孩子結婚,就意味着雙方家庭的經濟也被綑綁在一起,面對即將被割捨的家當,長輩們自然不會掉以輕心。加之,如今社會上對待離婚的態度也寬容了許多,許多父母絕不會為了「面子」而坐視自己的孩子吃虧、財產受損。
婚姻是個「冷暖自知」的事,即便是最親近的父母,也無法真正體會當事人的心情和感受。所謂的包辦、逼婚、拆婚,都是一種在所謂的社會觀念、輿論壓力下的越俎代庖。老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一個孩子可以永遠躲在父母的羽翼下,既然總有一天要離巢,為何非要在婚姻問題上束縛他們呢?婚與不婚,是當事人的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觀,而不是所謂的人生必經之路、成長必然選擇。也許只有當被逼婚的80後數量下降了,他們的高離婚率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高健
多由父母做庭審代理人
婚姻包辦似乎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即便是五四運動的扛旗手也逃不過婚姻被父母包辦的窘境。傅斯年先生曾這樣評價自己的第一段婚姻:不是我娶媳婦,而是我父親娶兒媳婦。
雖說中國很多優良傳統都已斷裂,但這點不僅被保留,且得到「發揚光大」。只是過去中國家庭秉持「多子多福」的理念,孩子一多,家長的注意力就分散了。加上「勸和不勸離」、「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觀念根深蒂固,極少有家長會幫着子女離婚。
獨生子女受盡「愛的暴力」
但如今80後屬「獨生子女」,父母甚至祖父母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一人身上,自然會施予更多的「愛的暴力」。一旦孩子結婚,就意味着雙方家庭的經濟也被綑綁在一起,面對即將被割捨的家當,長輩們自然不會掉以輕心。加之,如今社會上對待離婚的態度也寬容了許多,許多父母絕不會為了「面子」而坐視自己的孩子吃虧、財產受損。
婚姻是個「冷暖自知」的事,即便是最親近的父母,也無法真正體會當事人的心情和感受。所謂的包辦、逼婚、拆婚,都是一種在所謂的社會觀念、輿論壓力下的越俎代庖。老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一個孩子可以永遠躲在父母的羽翼下,既然總有一天要離巢,為何非要在婚姻問題上束縛他們呢?婚與不婚,是當事人的一種生活態度和價值觀,而不是所謂的人生必經之路、成長必然選擇。也許只有當被逼婚的80後數量下降了,他們的高離婚率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高健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