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經濟結構的變化,以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為時間點,最近兩年表現尤為突出的一個現象便是人口流動趨勢出現明顯變化,即從沿海返流至內陸。
從當前的情况看,重慶、武漢、鄭州、瀋陽、西安、成都成為當前流動人口回遷的主要方向。在重慶,2011年在所有外出務工的人數當中,在重慶市區域內的務工人數比例,首次超過了去省外的比例。在深圳,作為流動人口的大城市,2011年非戶籍人口778.85萬,比2010年減少了7.32萬人,這是深圳特區建市30年來,首次出現非戶籍人口下降。
流動人口資產料持續增長
如果將目前1.58億流動人口作為一個整體,視為一項資產估算,2011年這項資產的收入流量已達3.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並在持續增長,預計2015年該項收入佔GDP的比重將達11.3%。而且隨着收入增長,流動人口的消費結構也將發生明顯的變化。
儘管流動人口對於產業發展、城市化和消費增長中發揮或即將發揮重要角色,但是這種角色需要在恰當的政策推動之下才有可能順利實現,流動人口的住房保障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儘管決策者已提出「十二五」期間3600萬套保障房的建設規劃,但是在現有的各種保障房口徑中,無論是具有租賃性質的廉租房、公租房,還是具有部分產權、可出售的經濟適用房、限價房等均以戶籍為主要標準之一,將流動人口的住房保障問題暫時排除在外。
第一,目前近60%的農民工(8487萬人)是新一代農民工,也即是出生自80、90年後的農民工。新一代農民工當中,有44.4%的人在從事製造業工作,商業服務佔比21.6%,相應的從事建築業的人佔比僅9.8%。對比而言,老一代農民工絕大多數在建築業工作,工人隨工地而流動,基本不產生穩定的租房或購房需求。然而,當新一代農民工成為流動人口的主導性力量,並愈來愈多地傾向於在製造業和服務業工作,穩定而有規律的作息時間使得他們產生日益增大的住房需求。
新一代農民工進入結婚高峰
第二,新一代流動人口正逐步進入結婚高峰期,這預期將產生大量獨立租房和獨立購房的現實需求。
第三,跨省流動人口比重下降,省內縣外和鄉外縣內流動的比重上升,這意味着下一階段流動人口的住房需求將主要體現在當地。
在評估現有流動人口住房條件的基礎上,將流動人口逐步納入現有保障住房體系架構之中。基於總體的城市化推進趨勢和區域發展格局,重點需要關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流動人口的住房消費和收入成正比,大致上會形成「先租後買、先舊後新、先小後大」梯次升級過程。因此,住房保障政策應針對這種趨勢逐階提供這種梯次消費的多元化產品,讓流動人口具有梯次消費的多樣化選擇。
地方政府規劃 由企業建房
第二,考慮到當前的現實狀况是流動人口往往集中在回流城市的產業園區,居住需求較為集中,可以考慮重點由當地政府規劃、企業參與的形式提供單位宿舍和租賃住房。可以考慮的備選方案是:(1)當地政府免費劃撥土地,由企業配建住房;(2)配建宿舍可以在住宅物業與可售商業之間設置一定的比例系數,加強市場自我運營能力。
第三,流動人口住房保障的長期目標應是實現由居住權向所有權的轉變,使之由城市的臨時居民變成永久居民。對這些流動人口來說,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化是將流動人口變成城市永久居民,作為一個過渡性安排,可讓他們先行租賃公共住房,並且在住滿一段時間後,由租戶自願購買。
巴曙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從當前的情况看,重慶、武漢、鄭州、瀋陽、西安、成都成為當前流動人口回遷的主要方向。在重慶,2011年在所有外出務工的人數當中,在重慶市區域內的務工人數比例,首次超過了去省外的比例。在深圳,作為流動人口的大城市,2011年非戶籍人口778.85萬,比2010年減少了7.32萬人,這是深圳特區建市30年來,首次出現非戶籍人口下降。
流動人口資產料持續增長
如果將目前1.58億流動人口作為一個整體,視為一項資產估算,2011年這項資產的收入流量已達3.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並在持續增長,預計2015年該項收入佔GDP的比重將達11.3%。而且隨着收入增長,流動人口的消費結構也將發生明顯的變化。
儘管流動人口對於產業發展、城市化和消費增長中發揮或即將發揮重要角色,但是這種角色需要在恰當的政策推動之下才有可能順利實現,流動人口的住房保障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儘管決策者已提出「十二五」期間3600萬套保障房的建設規劃,但是在現有的各種保障房口徑中,無論是具有租賃性質的廉租房、公租房,還是具有部分產權、可出售的經濟適用房、限價房等均以戶籍為主要標準之一,將流動人口的住房保障問題暫時排除在外。
第一,目前近60%的農民工(8487萬人)是新一代農民工,也即是出生自80、90年後的農民工。新一代農民工當中,有44.4%的人在從事製造業工作,商業服務佔比21.6%,相應的從事建築業的人佔比僅9.8%。對比而言,老一代農民工絕大多數在建築業工作,工人隨工地而流動,基本不產生穩定的租房或購房需求。然而,當新一代農民工成為流動人口的主導性力量,並愈來愈多地傾向於在製造業和服務業工作,穩定而有規律的作息時間使得他們產生日益增大的住房需求。
新一代農民工進入結婚高峰
第二,新一代流動人口正逐步進入結婚高峰期,這預期將產生大量獨立租房和獨立購房的現實需求。
第三,跨省流動人口比重下降,省內縣外和鄉外縣內流動的比重上升,這意味着下一階段流動人口的住房需求將主要體現在當地。
在評估現有流動人口住房條件的基礎上,將流動人口逐步納入現有保障住房體系架構之中。基於總體的城市化推進趨勢和區域發展格局,重點需要關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流動人口的住房消費和收入成正比,大致上會形成「先租後買、先舊後新、先小後大」梯次升級過程。因此,住房保障政策應針對這種趨勢逐階提供這種梯次消費的多元化產品,讓流動人口具有梯次消費的多樣化選擇。
地方政府規劃 由企業建房
第二,考慮到當前的現實狀况是流動人口往往集中在回流城市的產業園區,居住需求較為集中,可以考慮重點由當地政府規劃、企業參與的形式提供單位宿舍和租賃住房。可以考慮的備選方案是:(1)當地政府免費劃撥土地,由企業配建住房;(2)配建宿舍可以在住宅物業與可售商業之間設置一定的比例系數,加強市場自我運營能力。
第三,流動人口住房保障的長期目標應是實現由居住權向所有權的轉變,使之由城市的臨時居民變成永久居民。對這些流動人口來說,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化是將流動人口變成城市永久居民,作為一個過渡性安排,可讓他們先行租賃公共住房,並且在住滿一段時間後,由租戶自願購買。
巴曙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