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主任陳永勤教授向本報直言,「今次紐約龍捲風,無論地點、時間上,發生的機會都比較小。」他解釋,紐約並非處於美國最常發生龍捲風的區域,因為美國龍捲風多發生在中西部,其中包括位於得州西部和明尼蘇達州之間、被稱為「美國龍捲風走廊」的地區;另外近年美國中部的密西西比河平原一帶也經常出現龍捲風。陳永勤說,當冷乾和暖濕兩股氣流相撞就有機會形成龍捲風,所以美國龍捲風季節一般都在春天和初夏,但現在已是9月,出現龍捲風的機會相對較小。
海陸氣流相撞 港機場偶現
香港自1982年以來出現過9次龍捲風,最近一次於2005年在赤鱲角發生。陳永勤說,香港近年龍捲風多數在機場出現,他推測機場一來為平地,二來近海,當海陸氣流相撞,就會形成龍捲風。他指出,香港雖然偶然會出現龍捲風,但次數不多,規模和強度都較小,所以未對香港構成威脅,「美國龍捲風的藤田級數一般都有3到4級,香港最多都是1級」。改良藤田級數(Enhanced Fujita Scale)是目前評估龍捲風風速的標準,分0至5級,級數愈高風速愈快(見表) 。
明報記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