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屆立法會選舉有5間機構獲准進行票站調查,不少市民因擔心調查數據被收集作配票之用,索性杯葛調查,甚至「講大話」,令調查準確度成疑,當中港大票站調查出現多項誤差。有學者認為,港大應檢討民調機制設計,特別是選舉後的快速報票系統,擔心若不改善,長遠會影響調查公信力。記者昨以電郵向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查詢,未來會否繼續票站調查,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今屆5間獲准做票站調查的機構,除了港大,其餘4間都被指與建制派有聯繫,而港大及香港研究協會(港研)均在全部5個選區設票站調查。
「機會較高」落馬 「機會均等」高票
根據最終選舉結果,港大及港研的民調都出現多項誤差,如港大評估公民黨陳淑莊當選「機會較高」,選情較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及工聯會王國興的「機會均等」樂觀,最終陳淑莊落選,後兩人則當選;如九龍西民建聯蔣麗芸,港大推測她當選「機會均等」,最後蔣以該區最高票當選。
屬九龍東的人民力量黃洋達,港大及港研都推測他當選「機會較高」,謝偉俊只是「機會均等」,最終謝擊敗黃當選;港研推測民主黨李永達當選「機會較大」,領先民建聯梁志祥及陳恒鑌,最終李落選。
選前滾動民調被指太密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鍾庭耀有必要檢討票站民調是否仍能準確反映民意,「如果明知大多數選民以欺騙方式回應民調,這個民調又是否有必要存在?」他說,除票站民調,選舉前港大受委託的滾動民調,因次數太頻密,亦對社會造成心理影響,「例如滾動民調長期指民建聯梁志祥及陳恒鑌出局,令民主黨錯誤評估形勢,把資源集中於陳樹英,結果陳樹英及李永達雙雙落選」。
蔡又指出,港大選舉後的快速報票系統,亦較票站實時報票慢及出錯多,認為港大要重新評估整項計劃,以及改善民調機制,否則只會削弱其公信力。
今屆5間獲准做票站調查的機構,除了港大,其餘4間都被指與建制派有聯繫,而港大及香港研究協會(港研)均在全部5個選區設票站調查。
「機會較高」落馬 「機會均等」高票
根據最終選舉結果,港大及港研的民調都出現多項誤差,如港大評估公民黨陳淑莊當選「機會較高」,選情較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及工聯會王國興的「機會均等」樂觀,最終陳淑莊落選,後兩人則當選;如九龍西民建聯蔣麗芸,港大推測她當選「機會均等」,最後蔣以該區最高票當選。
屬九龍東的人民力量黃洋達,港大及港研都推測他當選「機會較高」,謝偉俊只是「機會均等」,最終謝擊敗黃當選;港研推測民主黨李永達當選「機會較大」,領先民建聯梁志祥及陳恒鑌,最終李落選。
選前滾動民調被指太密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認為,鍾庭耀有必要檢討票站民調是否仍能準確反映民意,「如果明知大多數選民以欺騙方式回應民調,這個民調又是否有必要存在?」他說,除票站民調,選舉前港大受委託的滾動民調,因次數太頻密,亦對社會造成心理影響,「例如滾動民調長期指民建聯梁志祥及陳恒鑌出局,令民主黨錯誤評估形勢,把資源集中於陳樹英,結果陳樹英及李永達雙雙落選」。
蔡又指出,港大選舉後的快速報票系統,亦較票站實時報票慢及出錯多,認為港大要重新評估整項計劃,以及改善民調機制,否則只會削弱其公信力。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