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次立法會選舉,民主派失利種種原因,相信日內專家學者會有深入分析,就整體大局而言,民主派有27席,表面上保住了關鍵少數位置,對政府仍然起到監督作用,特別是2017年普選特首的安排,民主派可以運用否決權,使政府不能予取予攜。不過,選舉後關鍵少數的內涵已經質變,激進民主派取代了溫和民主派的主導位置,這個變化,對於議會生態、政治生態以至民主進程會有深遠影響,對於香港整體大局是禍是福,難以預料;對未來4年立法會的政治生態,則難以樂觀。
溫和派內外交困
激進派趁機壯大
為方便討論,激進民主派和溫和民主派的分野,以當日對「5區公投」和政改方案的取態來劃分,前者激進,後者溫和;而從其後的表現看來,激進民主派又分公投派和激進派,前者是公民黨,後者是人民力量與社民連。
當時關鍵少數有23席,贊成政改方案的民主黨和民協共佔10席,即使後來鄭家富因為不認同民主黨與中聯辦商討政改,退出民主黨,還有9席;今次選舉之後,在總議席增加至70席情况下,民主派的關鍵少數有27席,不過,民主黨與民協加起來只有7席,參與5區公投的公民黨、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共有10席。從議席消長可見,溫和派的影響力大不如前,若公投派的立場不變,則他們有多大影響力,視乎對其他民主黨派的號召力。總之,當日的溫和派失去主導地位,關鍵少數的作用,成為懸念。
民主派生態變化的轉捩點,是溫和派認為政制不應該停滯不前,與中聯辦商討政改方案,由於轉變太突然,民主黨備受來自民主陣營的批評,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去年在區議會選舉,藉此狙擊民主黨,不過效果甚微,而從今次立法會選舉,人民力量雖然呼籲選民抵制「超級議席」,拒領選票,但是超級議席投票率高達51.9%,較分區直選投票率相差只約1.1個百分點,顯示市民接受這個議席。不過,公投派特別是人民力量藉這個議題,持續針對民主黨,得以迅速壯大,也是事實。
溫和派因為政改方案,除了後欄失火,也被中聯辦和政府拖後腿,例如其後政改方案具體細節,政府堅持分階段撤銷區議會委任議席,就有捉弄溫和派之嫌,使溫和派再受批評和揶揄,處境恍如豬八戒照鏡,兩面不是人。另外,今次選舉,左報對何俊仁的所謂「醜聞」,連篇累牘報道,明顯要打擊他的選情;所以,這次選舉之前,不但溫和派影響力已現減退徵兆,何俊仁更被列為「殲滅」對象,溫和派的凶險處境,可見一斑。
前任特首曾蔭權失政,縱容地產霸權,使樓市失控,使大批無緣置業市民怨聲載道,衍生貧富懸殊未有改善、社會不公義等問題,這種社會環境,給激進派發展提供了有利土壤。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在這次選舉的成績,可以亮麗來形容。就議席而言,人民力量得3席,社民連得1席,共有4席,增加了1席,不過,最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力量這次總得票17.6萬票,社民連得約8.8萬票,加起來約有26.4萬票,在分區直選總投票人數,約佔14%,分別較民主黨和公民黨多。民主黨得23.7萬票(不計何俊仁和涂謹申在超級議席的得票),公民黨得25.5萬票。由此可見,短短不到4年,在政治光譜中,激進派已非割
溫和派內外交困
激進派趁機壯大
為方便討論,激進民主派和溫和民主派的分野,以當日對「5區公投」和政改方案的取態來劃分,前者激進,後者溫和;而從其後的表現看來,激進民主派又分公投派和激進派,前者是公民黨,後者是人民力量與社民連。
當時關鍵少數有23席,贊成政改方案的民主黨和民協共佔10席,即使後來鄭家富因為不認同民主黨與中聯辦商討政改,退出民主黨,還有9席;今次選舉之後,在總議席增加至70席情况下,民主派的關鍵少數有27席,不過,民主黨與民協加起來只有7席,參與5區公投的公民黨、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共有10席。從議席消長可見,溫和派的影響力大不如前,若公投派的立場不變,則他們有多大影響力,視乎對其他民主黨派的號召力。總之,當日的溫和派失去主導地位,關鍵少數的作用,成為懸念。
民主派生態變化的轉捩點,是溫和派認為政制不應該停滯不前,與中聯辦商討政改方案,由於轉變太突然,民主黨備受來自民主陣營的批評,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去年在區議會選舉,藉此狙擊民主黨,不過效果甚微,而從今次立法會選舉,人民力量雖然呼籲選民抵制「超級議席」,拒領選票,但是超級議席投票率高達51.9%,較分區直選投票率相差只約1.1個百分點,顯示市民接受這個議席。不過,公投派特別是人民力量藉這個議題,持續針對民主黨,得以迅速壯大,也是事實。
溫和派因為政改方案,除了後欄失火,也被中聯辦和政府拖後腿,例如其後政改方案具體細節,政府堅持分階段撤銷區議會委任議席,就有捉弄溫和派之嫌,使溫和派再受批評和揶揄,處境恍如豬八戒照鏡,兩面不是人。另外,今次選舉,左報對何俊仁的所謂「醜聞」,連篇累牘報道,明顯要打擊他的選情;所以,這次選舉之前,不但溫和派影響力已現減退徵兆,何俊仁更被列為「殲滅」對象,溫和派的凶險處境,可見一斑。
前任特首曾蔭權失政,縱容地產霸權,使樓市失控,使大批無緣置業市民怨聲載道,衍生貧富懸殊未有改善、社會不公義等問題,這種社會環境,給激進派發展提供了有利土壤。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在這次選舉的成績,可以亮麗來形容。就議席而言,人民力量得3席,社民連得1席,共有4席,增加了1席,不過,最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力量這次總得票17.6萬票,社民連得約8.8萬票,加起來約有26.4萬票,在分區直選總投票人數,約佔14%,分別較民主黨和公民黨多。民主黨得23.7萬票(不計何俊仁和涂謹申在超級議席的得票),公民黨得25.5萬票。由此可見,短短不到4年,在政治光譜中,激進派已非割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