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茶具文物館現正舉行「與中國茶有約」展覽,介紹各種茶類,以及與飲茶有關的文物及典故,如唐代茶馬古道的興衰、英國人的飲茶禮儀、香港的茶文化等。展覽期至明年4月1日。
中國是茶的原產地,也是世界上最早發展茶樹、利用茶葉的國家。葡萄牙人自16世紀初開發了經好望角至亞洲的新航海路線後,中國的茶葉在17世紀便開始大量輸入西方,並在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等地漸漸流行起來。
隨着茶葉及飲茶習俗的興盛,在東晉元帝時(317至322年)出現了「茶攤」,即茶館的雛型。
廣東珠三角地區流行飲茶,廣州飲茶風氣歷史悠久,香港毗鄰廣州,飲茶習俗也很相似,並且成為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
在香港,「鴛鴦」用於代表一種地道原創的飲品,也代表了香港中西文化精粹融和貫通的特色。
茶具文物館位於香港中區紅棉路10號,免費入場。展覽詳情可瀏覽香港藝術館網頁。
茶具文物館現正舉行「與中國茶有約」展覽,介紹各種茶類,以及與飲茶有關的文物及典故,如唐代茶馬古道的興衰、英國人的飲茶禮儀、香港的茶文化等。展覽期至明年4月1日。
中國是茶的原產地,也是世界上最早發展茶樹、利用茶葉的國家。葡萄牙人自16世紀初開發了經好望角至亞洲的新航海路線後,中國的茶葉在17世紀便開始大量輸入西方,並在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等地漸漸流行起來。
隨着茶葉及飲茶習俗的興盛,在東晉元帝時(317至322年)出現了「茶攤」,即茶館的雛型。
廣東珠三角地區流行飲茶,廣州飲茶風氣歷史悠久,香港毗鄰廣州,飲茶習俗也很相似,並且成為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
在香港,「鴛鴦」用於代表一種地道原創的飲品,也代表了香港中西文化精粹融和貫通的特色。
茶具文物館位於香港中區紅棉路10號,免費入場。展覽詳情可瀏覽香港藝術館網頁。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