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市寬略收窄 基建股整固後吸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12日 06:35
2012年09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大市再力保不失,恒指昨先跌後回升。50天線(19,650點)、100天線(19,560點)和250天線(19,573點)已形成一道頗強防守線,市底不弱,水泥股略有回吐。有大行認為,發改委連批逾萬億人民幣項目乃正常規劃,但溫總籲加大微調,冀經濟進一步趨穩。相信中央穩經濟的主要手段仍是基建,預料基建板塊整固後仍有力再上,當中可留意中國建築(3311)。


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為42比58,終止了連續3日上升比例高於50%,升逾3%股份佔上升股份回落至12.3%,跌逾3%股份佔下跌股份為8.4%,市場寬度略為收窄,成交額亦回落至445億元。


港股全日沽空金額達45.53億元,佔成交總額10.2%,對比上日佔比7.65%有所增加,連續第3日上升,本報數據庫追蹤34個行業,本地金融業表現最差跌0.55%、其次是產能陷於過剩的金屬及資源業,各跌0.66%及0.69%。


實體經濟脆弱 減息未必有用

人行昨公布,8月新增貸款達703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1555億元,高於市場原預期6000億元。但消息未為中資股及內地股市帶來「振奮」支持,相信問題並非貨幣體系的流動性偏緊,而是外部需求疲弱下,私人投資不願投入盈利「危危乎」的製造業等實體經濟領域。所以只減息及降存準金率或未必能「對症下藥」。


中國建築 8.3元可收集

在「維穩」大前提下,中央帶頭推動基建等固投將產生關鍵作用,基建題材可整固後吸。中國建築從事物業建築、土木工程,隨着港珠澳大橋、保障房項目陸續「上馬」,公司發展空間廣闊。中國建築昨收8.49元,相當預測今年市盈率14倍,可回落至8.3元收集。


公司上半年基建投資佔新簽合同34%,首8月新簽合同達329.5億港元,按年升28%,已達全年目標350億元的94%,兼且在內地有大量BT(興建-轉移)基建、保障房合同將陸續進入工程中後期階段,進入收款期,料收入可續高增長,兼且公司7月時己配股集資22億元,用於拓展保障房業務、爭取BT建築項目上,預料至明年底無再集資的壓力。


明報記者 謝偉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