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一家齊齊慳,食可以到廉價餐廳,玩可以享用免費公共設施,但日常用品或電器壞掉都是非買不可,究竟如何花費才算精明?商店推出的特惠價、優惠日,是否真的可以幫到大家慳錢?香港中文大學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李兆波拆解4個慳錢陷阱。
陷阱1﹕儲印花換禮品 增無謂使費
儲印花是用來吸引顧客,令他們到該店慣性消費。大家要比較以印花所需的消費金額連換購「心儀」物品價錢,與單獨購買該物品的總額。除非平日經常在該店大量消費,否則不應為多賺印花而增無謂使費。
陷阱2﹕優惠券需指定金額方可用
優惠券除了注意使用期限,還要留意消費成本,例如要消費滿指定金額才可使用,不要為賺取消費優惠券而作無謂消費。
陷阱3﹕買兩件「特價」未必慳
切勿將焦點放在「特價」兩字上。從店舖角度,顧客買兩件除了可「去貨快些」,還可增加營業額。大家宜從「是否需要」出發,例如廁紙是日常消耗品,如多買兩件確是較便宜,那便值得買多。
陷阱4﹕優惠日亦需格價
平日多格價,了解貨品的大概售價,某些商店或商場設有「使用指定信用卡或於指定日子消費會有額外折扣」,可趁這些日子購買售價較昂貴而又必需的物品,如家電。不過,注意有時小商店的優惠可能更吸引。我最近在一間有名氣的商店,只花了150元便購得一條正價約售500至700元的牛仔褲,而購買當天亦並非店舖的減價日,是故優惠日有時未必是真正的減價。
陷阱1﹕儲印花換禮品 增無謂使費
儲印花是用來吸引顧客,令他們到該店慣性消費。大家要比較以印花所需的消費金額連換購「心儀」物品價錢,與單獨購買該物品的總額。除非平日經常在該店大量消費,否則不應為多賺印花而增無謂使費。
陷阱2﹕優惠券需指定金額方可用
優惠券除了注意使用期限,還要留意消費成本,例如要消費滿指定金額才可使用,不要為賺取消費優惠券而作無謂消費。
陷阱3﹕買兩件「特價」未必慳
切勿將焦點放在「特價」兩字上。從店舖角度,顧客買兩件除了可「去貨快些」,還可增加營業額。大家宜從「是否需要」出發,例如廁紙是日常消耗品,如多買兩件確是較便宜,那便值得買多。
陷阱4﹕優惠日亦需格價
平日多格價,了解貨品的大概售價,某些商店或商場設有「使用指定信用卡或於指定日子消費會有額外折扣」,可趁這些日子購買售價較昂貴而又必需的物品,如家電。不過,注意有時小商店的優惠可能更吸引。我最近在一間有名氣的商店,只花了150元便購得一條正價約售500至700元的牛仔褲,而購買當天亦並非店舖的減價日,是故優惠日有時未必是真正的減價。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