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地經濟活動減速,加上外需放緩,顯示中國經濟開始着陸。工業盈利轉盈為虧,實際GDP增長亦跌至3年低位,第2季按年升幅僅為7.6%。問題在於今次經濟着陸究竟屬於周期性,還是結構性?中國近期宏觀經濟數據全面報跌,鋼鐵及水泥業表現尤其疲弱,令整體工業產值顯著放緩。此外,來自歐盟及美國需求亦轉弱,導致中國出口增長減慢。出口放緩將於短期內迫使中國政府以增加投資帶動經濟復蘇。實際上,能源、水利以至運輸業的基建投資活動已於近月回升。另外,中國政府亦已從2月起「微調」房地產政策以支持用戶需求。這些政策成效,從最近房地產銷售數據好轉可見一斑。在官方公布穩定實際零售銷售數據下,家具及家用電子產品銷售額已大幅改善。
家庭收入被低估 高增長應可維持
整體而言,巴克萊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已開始轉由消費帶動。《亞洲經濟論文》(Asian Economic Papers)刊登的一項學術研究亦指出,中國家庭收入有可能被低估。根據隱性收入少報、零售銷售及消費增長差距擴大等因素看來,來自官方的消費數據可能並無反映實况。
展望未來,巴克萊預期中國的消費模式,將由食品及衣履等日用品衍生的生理需求,提升至由通訊、運輸、娛樂、文化、教育及家庭設備等其他服務帶動。隨着中國人民收入上升,中國未來數10年的消費模式將促進消費升級。
最後一點,未來數十年中國人口結構應會面對多項重大挑戰,包括性別比例失衡情况加劇、人口急速老化,以及剩餘勞動力時期提早終結。尤其是人口老化將引致潛在增長水平較低,卻為醫療及退休制度帶來較大負擔,進一步為經濟帶來不利後果。雖然中國老年人口比例將於未來數10年上升,但青年勞動力仍佔人口很大比重。
整體而言,鑑於中國經濟面對外圍因素影響,加上需要重新平衡本土經濟,當地取得9%至12%高增長率的日子已過,但短期而言,中國憑藉適當的政策,應可維持7%至7.5%的可觀增長。
黃敬庭
巴克萊投資策略師
家庭收入被低估 高增長應可維持
整體而言,巴克萊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已開始轉由消費帶動。《亞洲經濟論文》(Asian Economic Papers)刊登的一項學術研究亦指出,中國家庭收入有可能被低估。根據隱性收入少報、零售銷售及消費增長差距擴大等因素看來,來自官方的消費數據可能並無反映實况。
展望未來,巴克萊預期中國的消費模式,將由食品及衣履等日用品衍生的生理需求,提升至由通訊、運輸、娛樂、文化、教育及家庭設備等其他服務帶動。隨着中國人民收入上升,中國未來數10年的消費模式將促進消費升級。
最後一點,未來數十年中國人口結構應會面對多項重大挑戰,包括性別比例失衡情况加劇、人口急速老化,以及剩餘勞動力時期提早終結。尤其是人口老化將引致潛在增長水平較低,卻為醫療及退休制度帶來較大負擔,進一步為經濟帶來不利後果。雖然中國老年人口比例將於未來數10年上升,但青年勞動力仍佔人口很大比重。
整體而言,鑑於中國經濟面對外圍因素影響,加上需要重新平衡本土經濟,當地取得9%至12%高增長率的日子已過,但短期而言,中國憑藉適當的政策,應可維持7%至7.5%的可觀增長。
黃敬庭
巴克萊投資策略師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