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說生仔需經歷十級痛,對準媽媽來說絕對是人生一大挑戰,很多媽媽也會用不同的方法,希望在生產過程中減輕痛楚,但近日威爾斯親王醫院及瑪嘉烈醫院產房使用的止痛氣體氧化亞氮(俗稱笑氣)因濃度超出標準而停用,令不少媽媽都害怕要承受極度痛楚。其實除笑氣以外,醫院產房還會提供不同止痛方法,準媽媽不用擔心。
「冇笑氣?點生啊!」下月將於威爾斯親王醫院或瑪嘉烈醫院分娩的準媽媽在網上討論區議論紛紛,有人更擔心得哭了。有生產過的媽媽形容生仔過程猶如被火燒,非常痛,又或如走過地獄一遍……種種極端形容,令不少準媽媽,特別是懷第一胎的婦女充滿各種恐懼。
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學系副教授譚永雄表示,香港多間政府醫院也有不同措施,以減輕孕婦生產時的痛楚,例如fit ball(生產球)、水中止痛、TENS(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即電止痛機)等。「有些人承受痛楚能力較高,合上眼、深呼吸已可捱過痛楚,即使使用其他方法如打止痛針,效果也會因人而異。」
現時,大部分政府醫院為產婦提供藥物類的止痛方法有以下3種:
1. 笑氣 需配合陣痛時間
方法﹕笑氣即氧化亞氮,是麻醉科所用的一種止痛劑。孕婦吸入後,約半分鐘便有止痛的效力,但效力亦消失得很快。所以,孕婦需配合吸氣的時間,因為產程一般是每3至5分鐘痛一次,當中最痛的時間約為1至2分鐘;孕婦如懂得掌握於最痛楚的時間來臨時吸入笑氣,便能達至理想鎮痛效果。
影響﹕吸入笑氣有可能出現嘔吐、暈眩或頭痛等現象。而由孕婦掌握吸氣時間及分量,有可能在最痛時未及吸入氣體而不能達到鎮痛效果。
2. 止痛針 效力維持數小時
方法﹕注射嗎啡類的止痛藥物(Pethidine)。注射後約半小時發揮效力,藥力可維持數小時,但不能於短時間內注射多針。如產子過程不太長,一般不需注射第二針。
影響﹕止痛藥物有可能令孕婦出現嘔吐、昏昏欲睡等現象,也有可能影響嬰兒出生後的呼吸,令他們顯得比較疲累。不過一般來說情况不算嚴重,有需要的話,醫生會為嬰兒注射「解藥」的藥物。
3. 脊椎硬膜麻醉 止痛最有效
方法﹕俗稱無痛分娩,由麻醉科醫生以嗎啡類藥物及局部麻醉用的止痛劑,用一條小導管注射入產婦背脊硬膜外腔,以減輕由子宮收縮產生的痛楚。若藥量調校恰當,在達到止痛功效的同時,也不會令孕婦腿部乏力而影響生產。
影響﹕這是最有效的止痛方法,由於藥物屬小量,並不會入血,對孕婦影響不大。不過孕婦打針後有可能出現血壓偏低,所以醫護人員需密切觀察胎兒的情况。若藥物分量過多,也有可能令孕婦沒足夠氣力把嬰兒推出來,需用產鉗或真空吸引術來輔助。
譚永雄表示,很多第一胎的孕婦不了解何時需要使用止痛,所以入院時,院方都會給她們有關資料參考,至於用哪種方法,都是病人自行選擇。「醫院會提供止痛服務,只是有時候麻醉師人手不足而未能提供,又或者一些生第二、三胎的媽媽,醫生估計她很快能完成分娩,才覺得不值得去做;因為以無痛分娩為例,由消毒背部、找尋正確下藥位置、試劑量等,也得花上半個至一個小時,這段時間內,孕婦可能只需稍聞笑氣便能完成分娩。」
模特兒﹕Crystal(拍攝時懷孕38周)
文﹕顏燕雯
新聞類別
健康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