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地轟政府拖慢起樓速度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14日 21:35
2012年09月14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早前特首梁振英推出「梁十招」,又有萬眾期待的「港人港地」政策出台,惟樓市未見回落,四大地產商之一新鴻基地產(0016)的管理層昨日在業績發布會上,指摘政府審批圖則及施工紙進度緩慢,影響新盤供應,發展建築周期由以往4至5年拖慢到5至7年。


建築期「5年變7年」

就有關批評,屋宇署至截稿前未有回覆本報查詢。


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黃植榮在回應政府近期樓市政策會否影響推盤進度時,主動提及發展商正面對問題,「一是政府審批複雜,以至前期工作無論是規劃、起地基(時間)都長了很多,發展建築周期過去4至5年,現時則要5至7年,政府要重視(問題),將制度加快。」他續稱,除了建築費每年升10%外,建造業人手短缺問題亦「好頭痛」,因為政府及私人市場工程量大,現時由設計、監管到前線工人都很緊張,新地現時亦每年請70至80名管理人員,並加強內部培訓。


嘆建造業不夠人

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江昨日在記者會尾聲更主動開腔,他沉思數秒後說﹕「我有個建議,房屋政策最大、最好方法,土地供應不可以猶豫,只不過把握幾時賣、賣幾多要跟經濟周期、需求。」他又建議政府加強「勾地表」透明度,「其實對大家都好……我提議政府將未來兩年甚至三年,有幾多單位、在什麼地區列明清楚,等大家知道未來供應不會有太大變化,市場信息更清楚。」


郭炳江又稱,澳門、內地搶去很多建造業的人力,包括則師、工程師、會計師以至地盤工人及前線管理人員,「未來發展樽頸位未必在地,而在建築能力」。他又指建造業有前途,呼籲多些年輕人入行。


另一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稱,希望政府加快審批預售樓花,新地歡迎政府多賣地,將會積極投地,堅持有樓即賣、貨如輪轉。


業界不覺審批慢

本報早前報道,由2010年6月政府恢復主動賣地以來,賣出的47幅地皮,至今只有1幅獲批施工紙。不過,業界普遍不認同政府審批緩慢。長實執行董事趙國雄說,不覺得政府在審批施工紙或預售樓花同意書的時間特別慢;不過某些項目涉及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如要興建社區設施或巴士站等),施工紙或預售樓花同意書審批時間略長則屬可理解。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亦不覺得審批太慢。至於個別新樓盤的預售樓花同意書審批時間較長,梁回應指可能是因個別發展商準備的文件不夠齊備所致。


議員倡雙方加強溝通

新當選「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立法會議員的謝偉銓表示,某些新盤等待批施工紙或預售樓花同意書時,所需時間的確較長。他認為,造成此現象一方面可能因發展商準備文件不充足,亦可能是政府指引不清晰,故雙方應加強溝通,釐清各項細則以利加快審批時間。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