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行昨日進行35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7天和200億元的28天期逆回購操作,已經是連續第12個星期透過公開市場操作注入流動性,亦是自2002年12月以來,人行首次再度進行28天期逆回購,雖然有內地分析員認為,時隔10年重啟28天期逆回購主要是因為國慶長假期較長,銀行跨季資金緊張而需要更多流動性所致,但在人行持續多個星期的市場操作下,今天減存款準備金率的預期料再度降溫。
逆回購共550億元 10年來第二次
據路透社統計,連同昨日共550億元的逆回購,今個星期人行資金淨回籠達到80億元。而以逆回購取代下調存準金率向市場釋放流動性,亦已是人行現階段幾近常態性動作,也因此令市場對減存準金率可能的憧憬愈來愈低。
另外,官方新華社旗下《中國證券報》昨日報道,內地監管部門日前要求內銀要及時調整信貸政策,利用有限的信貸資源,加大對實體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尤其要加大對鐵路、公路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及保障房工程的信貸支持。
而最近,發改委審批一大批基礎建設項目,有銀行業內人士對此表示,目前地方政府的投資熱情高漲,已有不少貸款項目在排隊,銀行既要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也要嚴防風險。內地《每日經濟新聞》也指,像月初發改委一口氣批出的25個城軌交通建設項目,大約有一半資金,即4000億元左右需要靠銀行貸款解決。但一方面銀監會對存貸比和行業集中度的要求使得銀行不能隨意去放貸,地方政府又逼著要貸款,令銀行左右為難,加上銀行認為城軌項目前期投資大,僅憑車票收入的話又回報太長,所以放貸熱情不高。
逆回購共550億元 10年來第二次
據路透社統計,連同昨日共550億元的逆回購,今個星期人行資金淨回籠達到80億元。而以逆回購取代下調存準金率向市場釋放流動性,亦已是人行現階段幾近常態性動作,也因此令市場對減存準金率可能的憧憬愈來愈低。
另外,官方新華社旗下《中國證券報》昨日報道,內地監管部門日前要求內銀要及時調整信貸政策,利用有限的信貸資源,加大對實體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尤其要加大對鐵路、公路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及保障房工程的信貸支持。
而最近,發改委審批一大批基礎建設項目,有銀行業內人士對此表示,目前地方政府的投資熱情高漲,已有不少貸款項目在排隊,銀行既要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也要嚴防風險。內地《每日經濟新聞》也指,像月初發改委一口氣批出的25個城軌交通建設項目,大約有一半資金,即4000億元左右需要靠銀行貸款解決。但一方面銀監會對存貸比和行業集中度的要求使得銀行不能隨意去放貸,地方政府又逼著要貸款,令銀行左右為難,加上銀行認為城軌項目前期投資大,僅憑車票收入的話又回報太長,所以放貸熱情不高。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