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新界東北徵墳地 北宋墓後人﹕誓死保衛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16日 21:35
2012年09月16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劃」引發村屋強拆、保育爭議,令發展區內的上水、粉嶺及坪輋打鼓嶺村民強烈不滿。不過,位處發展區外的打鼓嶺竹園村亦受建設影響,政府為打通深圳東部興建的蓮塘/香園圍口岸,上周五(14日)刊憲徵用25塊墳地,其中5塊位於竹園村是羅氏宗親的北宋古墓,後人羅建強直斥,政府漠視原區遷葬的訴求,有親屬聲稱會誓死保衛。


政府上周刊憲徵地

由港深政府共同發展的蓮塘/香園圍口岸於2013年動工。據政府資料,將有136個墳墓或金塔將受新口岸工程影響,當中25個墳墓的認領人,或會對墳墓位處的土地提出管有業權申索,意味工程不但要遷拆涉及用地的打鼓嶺竹園村,更要求村民將村內古墓遷走。


政府在上周五(14日)刊憲,為新口岸工程徵用25個墳墓所佔土地,該批墓地在一個月後須轉歸政府,任何人在土地上所擁有的一切權利或地役權將會終止,有需要者可在10月13日前向地政總署長申索擁有權。


賠86萬 家屬爭原區遷葬

祖墳於竹園村內的非原居民羅建強表示,家族有5個北宋古墓會被徵用,一直爭取在打鼓嶺原區安置,但政府不理會,5墳只給予86萬元賠償,改葬至沙嶺的3000呎地。「沙嶺是亂葬崗,我們的是古墓,怎可葬在那裏?古墓早過香港政府出現,北宋時代已立碑,還在光緒5年復修,這樣安排不合理!」


羅建強稱會研究提出申索,相信今年重陽節是最後一次在祖墳原址拜山;有家屬已計劃當政府明年4月正式收地時,會採取激烈的抗爭行動。


村民關注組約見政府

另外,「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劃」第三階段諮詢在本月底完結,位於上水及粉嶺的天平山村、石湖新村、馬屎埔村、虎地坳村、華山村及紅橋新村居民,組成「粉嶺北新發展區寮屋居民關注組」昨日約見規劃署人員,近百名村民出席反映意見。


華山村代表廖美鳳稱,一直無收到政府通知收地,至今年7月底才得悉計劃,認為當局漠視村民知情權,又指華山村的寮屋用地甚少,冀政府可將用地剔出發展區。


另有馬屎埔村居民指出,自政府宣布發展後,不少村民受到發展商騷擾甚至被強拆家園,要求政府作出承諾保障,包括為村民登記;並保留自然保育區及部分用地以維持鄉郊生活。


規劃署﹕行為合法難介入

規劃署助理署長李啟榮表示,政府絕不容忍任何不合法事宜,但若發展商行為合法也不宜介入,會積極考慮村民建議。據了解,政府擬用上水的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進行本周六(22日)的諮詢大會,預計可容納逾2000人,避免再現上次大會因人太多發生的混亂衝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