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蓋達謀襲美中東使領館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17日 06:35
2012年09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辱回電影掀動的反美浪潮尚未止息,蓋達又呼籲針對美國在中東的使領館發動新一波襲擊,企圖火上加油。鑑於突尼斯與蘇丹局勢緊張,美國已下令兩國非緊急外交人員及家屬撤離。華府高層官員預期,反美潮將成持久戰,正研究對策,有可能減少區內的外交活動。有美國分析員憂慮,激進伊斯蘭勢力正蠶食反暴政革命成果,令「阿拉伯之春」成為「阿拉伯之冬」。


監察全球恐怖組織活動的情報網站(SITE)表示,蓋達阿拉伯半島分支(AQAP)宣稱辱回電影是針對穆斯林的「十字軍戰事」,呼籲穆斯林大開殺界報復。該組織未就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文斯等人上周遇襲喪生之事承認責任,卻宣稱它是報復美國空襲中殺死蓋達2號人物利比(Sheikh Abu Yahya al-Libi)。該組織又呼籲穆斯林襲擊西方使領館,讓阿拉伯土地「從美國霸權中解放」,它又號召居於西方的穆斯林,襲擊關乎美國利益的設施。


美撤駐突尼斯蘇丹外交官

美國駐多個伊斯蘭國家的使領館在過去數天接連遇襲,其中在針對美國駐蘇丹喀土穆的使館襲擊中有3人死亡,美方原打算派海軍陸戰隊到當地維護使館安全,但被蘇丹政府拒絕,美方之後宣布撤走部分人員。美國還呼籲在突尼斯的美國公民應乘客機撤離,倘若留在當地就應提高警戒,避免捲入衝突。加拿大政府亦宣布關閉蘇丹、利比亞及埃及大使館。


埃及示威者「收錢」搞事

阿富汗等地周末仍有反美示威,但規模較之前有所縮小。北約駐阿富汗聯軍稱,6名北約士兵周日在阿國南部的瞭望台站崗時,疑遭一同當值的阿富汗警察槍擊,造成4死2傷;5名阿國警察逃去無蹤,餘下1名中槍死亡。這是阿國境內兩天內第2宗警察襲擊北約兵事件。而在埃及開羅的解放廣場,隨着防暴警察清場,氣氛暫轉趨平靜。埃及總理甘迪勒稱,部分涉及暴力的示威者承認,他們是「收錢」搞事,但沒說明是誰付錢。


危機衝擊奧巴馬選情

今次騷亂時值美國總統選舉季節,成了總統奧巴馬的嚴重外交危機。電視畫面反覆播放美國使領館被圍堵或國旗被燒的片段,有評論將事件與1979年的伊朗人質危機相提並論,警告奧巴馬可能成為「卡特第二」,在中東外交危機中輸掉總統寶座。輿論紛紛探討,奧巴馬的中東政策,是否足以讓經歷「阿拉伯之春」的國家過渡為民主政體,奧巴馬對付伊斯蘭極端分子的立場又是否不夠強硬,在支持民主與維護美國區內利益時能否取得平衡。有白宮官員表示,預期區內長期不穩,為美國外交及政治帶來無法估計的後果。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