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推出沒定規模的QE3(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後香港隨即收緊按揭,但香港過去多次收緊按揭甚至開徵額外印花稅,均只能對樓市起一時之效,樓價依舊飈升,增加供應亦遠水救不了近火,這次金管局收緊按揭,長遠而言效果成疑。面對這非常時期,香港需要非常的手段,美國聯邦儲備局一日實施極端的零息及印鈔政策,港府就應考慮實行一定程度的限制外來資金買樓措施,阻止外來熱錢炒高香港樓市,但港府須表明一旦美國的極端措施結束,香港的「非常手段」也會結束,避免長遠地破壞香港自由市場的根基。
聯儲局周四宣布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熱錢及持續的低息環境勢將再次推高香港樓市,香港金管局隨即在周五宣布收緊按揭成數,並且重點針對具投資性質的按揭,買樓自住的用家獲得豁免,可算是對準焦點並且反應及時。只是,曾蔭權任內對樓市急升反應過慢,導致土地供應嚴重短缺,樓市泡沫已種下禍根,再加上歷史告訴我們,美國推出前兩輪的量化寬鬆政策後,現時本港樓價已較2008年9月大升六成,其間即使多次收緊按揭甚至推出額外印花稅等「辣招」,最多只能對樓市起短暫遏抑作用,金管局如今再次出招,長遠效用恐怕成疑。
樓市泡沫禍根已種
收緊按揭長遠效用成疑
不少市場人士都指出,要解決樓市急升問題須從長遠供應入手,但推出土地至單位發售往往需時長達5至6年,美國的印鈔政策卻即將「殺到埋身」,遠水根本救不了近火。近年香港與內地經濟聯繫愈見緊密,經濟處於上升周期,但礙於聯匯的羈絆,香港被迫跟隨美國的超低息政策,結果令資產價格火上加油,這次美國推出QE3,既無定出上限,也無說何時終止,其產生的游資可能遠多於前兩輪QE,長遠而言將令香港樓市泡沫愈吹愈大,他日美國息口回升,香港樓市泡沫爆破,後果將甚為嚴重。
由此可見,香港的經濟目前正處於一個非常時期,死守過去的一套只會作繭自縛。美國為求自保不惜採取非常手段瘋狂印鈔,香港為求自保,也應採取較非常的手段,在這段時間實施限制外來資金買樓的政策,盡力避免香港樓市被外來熱錢再次炒高。
澳洲及新加坡近年都有採取類似措施,限制外地人在當地置業,澳洲禁止外國人進入二手物業市場,只能購買特定新樓,新加坡則向外國人及投資者徵收樓價一成的額外印花稅。香港應實施何種措施可以再具體研究,但問題核心是,以收緊按揭、增加額印甚至增加土地供應等傳統手段,是無法應付滾滾而來的熱錢的,香港是時候要「出格一點」,不能再墨守成規了。
表明非常措施短暫實行
不會打擊自由經濟美譽
當然,外來資金只是樓市被炒起的其中一個因素,本地炒家的市場佔有率仍然十分高,限制外地人買樓只是眾多應考慮的措施之一。這次QE3最終會產生什麼後果還未能確定,港府應有兩手準備,若然樓市真的再次失控急升,除了限制外來買家入市外,必要時更可提高特別印花稅稅率及延長徵收年期,甚或考慮提高收租業主的物業稅,多管齊下,遏止樓價繼續飈升。
自由經濟是香港的根基,任何政策若被誤解為對香港自由經濟體系造成重大衝擊,都必須小心謹慎研究,避免向市場發出錯誤信息,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及國際聲譽。只要政府明言限制外來人買樓只屬有時限的非常手段,一旦美國放棄瘋狂印鈔後政策便將立即取消,相信對香港自由經濟形象的影響會非常輕微。
聯儲局周四宣布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熱錢及持續的低息環境勢將再次推高香港樓市,香港金管局隨即在周五宣布收緊按揭成數,並且重點針對具投資性質的按揭,買樓自住的用家獲得豁免,可算是對準焦點並且反應及時。只是,曾蔭權任內對樓市急升反應過慢,導致土地供應嚴重短缺,樓市泡沫已種下禍根,再加上歷史告訴我們,美國推出前兩輪的量化寬鬆政策後,現時本港樓價已較2008年9月大升六成,其間即使多次收緊按揭甚至推出額外印花稅等「辣招」,最多只能對樓市起短暫遏抑作用,金管局如今再次出招,長遠效用恐怕成疑。
樓市泡沫禍根已種
收緊按揭長遠效用成疑
不少市場人士都指出,要解決樓市急升問題須從長遠供應入手,但推出土地至單位發售往往需時長達5至6年,美國的印鈔政策卻即將「殺到埋身」,遠水根本救不了近火。近年香港與內地經濟聯繫愈見緊密,經濟處於上升周期,但礙於聯匯的羈絆,香港被迫跟隨美國的超低息政策,結果令資產價格火上加油,這次美國推出QE3,既無定出上限,也無說何時終止,其產生的游資可能遠多於前兩輪QE,長遠而言將令香港樓市泡沫愈吹愈大,他日美國息口回升,香港樓市泡沫爆破,後果將甚為嚴重。
由此可見,香港的經濟目前正處於一個非常時期,死守過去的一套只會作繭自縛。美國為求自保不惜採取非常手段瘋狂印鈔,香港為求自保,也應採取較非常的手段,在這段時間實施限制外來資金買樓的政策,盡力避免香港樓市被外來熱錢再次炒高。
澳洲及新加坡近年都有採取類似措施,限制外地人在當地置業,澳洲禁止外國人進入二手物業市場,只能購買特定新樓,新加坡則向外國人及投資者徵收樓價一成的額外印花稅。香港應實施何種措施可以再具體研究,但問題核心是,以收緊按揭、增加額印甚至增加土地供應等傳統手段,是無法應付滾滾而來的熱錢的,香港是時候要「出格一點」,不能再墨守成規了。
表明非常措施短暫實行
不會打擊自由經濟美譽
當然,外來資金只是樓市被炒起的其中一個因素,本地炒家的市場佔有率仍然十分高,限制外地人買樓只是眾多應考慮的措施之一。這次QE3最終會產生什麼後果還未能確定,港府應有兩手準備,若然樓市真的再次失控急升,除了限制外來買家入市外,必要時更可提高特別印花稅稅率及延長徵收年期,甚或考慮提高收租業主的物業稅,多管齊下,遏止樓價繼續飈升。
自由經濟是香港的根基,任何政策若被誤解為對香港自由經濟體系造成重大衝擊,都必須小心謹慎研究,避免向市場發出錯誤信息,影響香港的營商環境及國際聲譽。只要政府明言限制外來人買樓只屬有時限的非常手段,一旦美國放棄瘋狂印鈔後政策便將立即取消,相信對香港自由經濟形象的影響會非常輕微。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