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清代袁枚《隨園食單》中有一道炒雞肝的菜式﹕「用酒、醋噴炒,以嫩為貴。」雞肝與其他肝同樣帶有臊腥味,前人以酒和醋辟之,盡顯庖廚智慧。
用雞肝改良金錢雞
時至今日,用雞肝做菜的地方不多,以前舊式燒臘店的金錢雞已買少見少。擅長炮製古法美食的得龍大飯店負責人曾國生表示,金錢雞最初的版本是以豬肝、瘦豬肉和肥豬肉,加蜜糖燒製而成,屬下欄食品,並非名貴菜式。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開始對飲食有要求,而金錢雞口感粗糙,因此幾乎絕迹燒臘店,後來才改為以雞肝代替傳統的豬肝,加冰肉、叉燒,切成小塊,梅花間竹串起來燒製。
「雞肝需用薑汁酒帶起味道,而冰肉本身都是肥豬肉,事前需用糖和玫瑰露醃一星期,變成半透明,燒的時候便不會太肥膩。一件上乘的金錢雞,雞肝吸收到冰肉的油香及叉燒的甜味,以前的人吃的時候最喜愛佐以玉冰燒。現在的金錢雞細細件,精緻一點,加上始終有點油,吃一件已很足夠。」曾國生說。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