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熱情難再 啟迪多長青網文章

2012年09月1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09月18日 06:35
2012年09月18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佔領華爾街」運動一周年之際,參與運動者卻憂慮,佔領運動的首個「生日」,可能也是最後一個。一年過去,全球佔領運動幾近止息,組織欠缺制度、成員內鬥、目標分歧等,都令佔領運動如一盤散沙,無力組織新的大型活動。但研究佔領運動的學者認為,這不等於「佔領」已死,即使喪失所有城市的「佔領」陣地,它掀起的反抗金融霸權精神,已為美國以至全球民間抗爭作出啟迪。


佔領運動去年一度發展迅速,蔓延至全球30多個城市,但整個運動沒明顯的領袖統率,成員由最初抗議金融霸權、華爾街貪婪釀成金融海嘯,到後來所有社會不公都成為抗爭訴求,失去清晰目標。在紐約祖科蒂公園的「佔領」大本營被清場後,活躍人士曾維持每周開會,但他們之間誰也不服誰,舌戰有時甚至演變成拳腳交加,最後連開會也免了。


啟發抗爭模式

有參與人士稱,他們原想摧毁舊社會建立新世界,但他們自己的小社會卻也像舊制度一樣出現腐敗權鬥。紐約福德漢姆大學教授奈遜稱,「佔領」本身已沒有前途,但它啟發的運動卻很有前景。美國很多抗議都打出「佔領」旗號,如「佔領教育部」、「佔領布魯克斯」等,連俄羅斯的反普京運動及歐洲的反緊縮開支抗爭,都有「佔領」風格。


紐約市立大學社會學家科爾代羅•古茲曼稱,「佔領」已經「轉型」,成員毋須上街紮營,改為轉戰社交網絡,掀起新一波抗爭。「佔領」關注的貧富懸殊、華爾街影響力過大等,都成為主流政治議題,更是總統奧巴馬在選戰中,對付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利器。由於羅姆尼出身商界,創辦私募基金Bain Capital,被指為求「賺到盡」不惜裁員避稅,被民主黨標籤為貪婪的金融業代表,負面形象令其支持率攀升乏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